鮑起靜 - 塵翎

鮑起靜 - 塵翎

鮑起靜演人家母親演了好多年,爐火純青終於拿了影后。畢竟是老實人家,上台致辭還感謝大家「敬老」,甚至沒有半點吐氣揚眉的神色,在台下排排坐等上位的後輩,應該學懂甚麼叫「演員的修養」。這是家教,也是從歲月裏淘洗得來的智慧。
長期服務阿二台,人家找她去阿一台她都不要,深明自己的位置與長短處:爭風呷醋與爭上位不是她那杯茶,情願踏踏實實有戲就演。這種修為,不是人人懂得。名字取得好,起靜,靜得起,才沉得住氣,壓得住場。她拿獎,人人都說實至名歸,沒有人患眼紅症。彷彿她的榮譽不是她個人的,而是屬於影圈內所有尚未出頭卻已暮年的綠葉。只有在這些時候,才覺得名利場有點人味。
《天水圍的日與夜》去年國際電影節首映,我看完只覺心頭暖暖,好久沒有看過那麼善良的港產片。(是的,好長一段時間,港產片等同於黑幫片或周星馳。)最難忘是鮑起靜吃飯的場面,每啖飯每口菜咀嚼得清清楚楚,完全是尋常人家吃飯與生活的節奏與滋味。回望自家阿媽或隔籬阿媽,誰不是這個模樣?
說起來還有點慚愧,有時我倒是在電影裏,才理解做人阿媽的心事。自家阿媽隔得太近,母女之間的張力避無可避。隔一些距離,從別人的家事裏,倒映出家家難唸的經,於是加倍心疼這些母性洋溢的女子。
母親的角色不易演繹得揮灑自如,但只要盡心了,就都是好媽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