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宅新供應首季跌70%動工量仍偏低 有利穩定樓價

住宅新供應首季跌70%
動工量仍偏低 有利穩定樓價

【本報訊】去年落成量及動工量見新低,今年首季仍未見大改善,屋宇署資料顯示,首季只有1645單位入伙,按季少逾71%。動工量雖按季增約1.5倍,但僅299伙,仍屬極偏低水平。但業界認為,數據不會令升溫的樓市更火熱,只會有穩固作用。
記者:林志光 何應龍 程俊華

理工大學建築及房地產學系教授許智文認為,去年底經濟急轉直下,發展商即時剎停起樓計劃,令動工量銳減。但目前市場仍有約5萬伙在興建中,故對樓市中短線供應影響不大,料不會令近期升溫的樓市再火上加油。

供應仍足樓市難火熱

韋堅信測量師行估價部董事林晉超表示,首季動工量及落成量數字偏低,對樓市帶來正面訊息,可令樓價保持優勢,而近期中小型住宅成交暢旺,反映市場有一定需求,加上未來新供應減少,樓價大跌的機會不大。
屋宇署今年首季批出12項住宅入伙紙,絕大多數屬中小型項目,規模較大的只有何文田半山壹號1期、尖沙嘴K11服務式住宅和荃灣御凱,合共只是1101伙,其餘包括少於100伙的單幢樓,如油塘嘉賢居及大角嘴i-home等。
美聯物業首席分析師劉嘉輝表示,首季落成項目集中於九龍區,共有1270伙,佔政府預測該區全年的落成量56.3%;港島及新界區分別102伙及273伙,佔8.1%及2.4%。政府預測全年落成量共有14738伙,首季僅佔11.2%。

1645新單位已賣47%

首季落成的1645伙中,有47%共770伙早前以樓花方式售出,新供應尚有875個。新界區年內將有大型項目相繼落成,如馬鞍山銀湖.天峰、元朗原築及翹翠峰等,料該區未來兩季落成量將有所上升。
中原地產研究部資料顯示,統計全港已推出的221個新盤,合共83932伙中,首季剩餘8853貨尾,貨尾比重連續5個季度上升,達10.5%。

本季動工量料回升

屋宇署首季接獲動工通知所涉的住宅僅299伙,包括長實(001)已售予美資基金的九龍塘廣播道前亞視總台舊址、新世界發展(017)的大坑春暉臺9至12號及理想集團的九龍塘喇沙利道48A至50A號項目等。
另外,屋宇署上月批出動工的項目,包括長實元朗洪水橋項目和新地(016)大角嘴洋松街重建項目等,合共逾1100伙,預計本季動工量會回升。

首季動工的項目,包括喇沙利道48A至50A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