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9年4月23日,北京高校臨時行動委員會改名為「北京臨時學生聯合會」,號召各高校即日起無限期罷課,並提出《請願七條》,又通過《兩條臨時決定》,即通電全國,起而抗議;罷工、罷市、罷課。一些學生上街講演,介紹請願內容。同日,中共總書記趙紫陽前赴北韓訪問。
學生罷課提出的七項要求為:
1)重新評價胡耀邦的功過是非
2)為新聞立法,允許民辦報紙
3)增加教育經費,切實提高知識分子待遇
4)重新評價86年學生運動及反資產階級自由化
5)公佈89年4月20日事件真相
6)反腐敗官僚、嚴懲官倒
7)如實全面報道從胡耀邦逝世至天安門廣場進行的所有學生運動的整個過程
中共政府當時已嚴厲管制媒體報道學運,只准刊登新華社的消息,但北京官方《科技日報》卻打破官方封鎖,刊出該報記者自行採訪得來的稿件,客觀地報道了4月22日學生悼念中共前總書記胡耀邦的活動,引起校園和社會極大迴響。
在北京以外地方,天津大學、南開大學等校學生,組織了萬人遊行。
他們曾這樣說
如果你們去上課,十幾萬人就白白地坐了一晚,幾名代表就白白跪了,而我們的血和淚也就白白地流了。
──89年4月23日北京十多所高校發起無限期罷課,清華大學無線電系學生的一張大字報呼籲同學加入罷課行列。
悼念六四亡魂
謝京鎖 21歲
北京聯合大學輕工業學院二年級學生
89年6月4日凌晨,在西單六部口先被棍棒打傷,下身被打爛,其後左胸中彈,被送到北京市急救中心搶救,不治死亡。遇難時身上帶着相機。
八九民運詞彙:民主女神雕像
由八所大學(中央美術學院雕塑系、北京電影學院、中央戲劇學院、中央音樂學院、中國音樂學院、中央工藝美術學院及北京舞蹈學院等)20多位學生集體製作,內模為塑膠,外灌石膏,高約10米。89年5月30日矗立天安門廣場,與城樓毛澤東像對望,成為挑戰獨裁的象徵。6月4日凌晨被解放軍推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