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中遠控股(1919)受到去年第四季全球經濟及貨運業疲弱影響,加上一批遠期運費協議產生賑面虧損41.2億元,昨公佈截至08年12月底止全年純利116.17億元(人民幣‧不同),倒退40.4%,每股盈利約1.14元,末期息卻增加61%,派0.29元。公司對今年前景表樂觀,正積極跟船東磋商延期收部份新船。 記者:高淑嫻
遠期運費協議是乾散貨運輸行業的對冲工具,協議雙方約定在未來某段時間、收取或支付依據波羅的海指數與合同約定運費或租金的差額。截至12月底,中遠手持協議的資產餘額是2.78億元,負債公允值39.65億元。不過,中遠的燃油遠期合約則有賬面利潤1.21億元,另有滙兌收益2.4億元。
洽押後接收新船
業績方面,中遠去年運載579萬個標準箱,微升1.5%,收入438億元,下降4.3%;公司透過加船減速,即使運力增加14.1%,全年油耗卻下降3.9%。乾散貨運量則為2.93萬噸,增長10.7%,收入716億元,增加34.2%。
中遠去年底經營141艘集裝箱貨船,運力49.6萬個標準箱,持有59艘集裝箱船定單,原本預計今年接收9艘新船,正與船東磋商延至明年才接收其中3艘8495標準箱型期租船。
乾散貨船方面,中遠去年底經營443艘,運力3436萬載重噸,有新船定單58艘,原定今年接收27艘,正研究延遲接收或取消定單的可能性。
出口美國形勢淡
中遠指出,集裝箱運輸受到環球經濟影響,遠東出口到美國的貨量形勢不容樂觀,幸而各班輪公司對美國線的運力投入顯得相當謹慎,有助緩和市場供過於求情況。可是,亞歐航線近年有較多新船下水,隨着貨量下滑,前景嚴峻,新興市場增長情況不確定,唯獨內貿航線可能有增長。
乾散貨運輸市場也疲弱,中遠估計全球對鋼鐵需求下跌及產量減少的情況短期難有改變,全球鐵礦石需求難有明顯增長,煤炭和谷物海運貿易增長也會放緩。幸而,內地鋼廠減產或停產逐步有改善,新船實際交付數量不確定,加上碼頭擠逼,有助抵銷部份運力,紓緩供過於求情況。
中遠控股全年業績概況
營業額金額(人民幣):1308.7億元 變幅:+16.6%
純利金額(人民幣):116.2億元 變幅:-40.4%
每股盈利金額(人民幣):1.1371元 變幅:-47.9%
末期息金額(人民幣):0.29元 變幅:+6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