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某公廁推出如廁套餐,二十元一份的「總統餐」送廁紙、報紙、香煙、彩票、紀念冊等,更額外奉送專業陪聊一個。不知送紀念冊是甚麼意思?紀念人生某一次排泄,還是紀念那一堆排泄物?
如廁送陪聊更屬匪夷所思之舉,不知陪聊是坐在廁格裏面跟顧客聊天呢,還是兩個人隔着廁所門板對話交流?有甚麼話非要留待如廁時說?莫非下面一泄而出的時候,身體輕快,連帶心理戒備也頓消,要找一個陌生人細訴衷情?
文化不同,發生在廁所的故事也各不相同。我認識的一個男人,結婚快十年了,從來不知老婆如廁的模樣。他老婆是個日本人。
大陸人似乎不太重視如廁的私密性,這個月頭去北京,發現部分景點仍有不設門的蹲坑,推開大門進去,見一群女人蹲在那兒,或露前,或露後,排泄過程一覽無遺,毫無心理準備的我嚇了一跳,呆立當場。
在北京的公廁,我還跟人吵了一架。忘了是哪個景點的廁所,人多,她們倒也排隊,為爭取速戰速決,排隊的人紛紛解扣鬆褲。這也算了,有趣的是,她們在廁所排隊的姿勢跟在銀行排隊一樣,唯恐被人插入,所以,後面的人緊貼前面人的身體,還把手搭在別人的腰上。我後面一個褲子往下掉的女人,肚子頂着我的臀部,雙手還緊張地在我腰際摸來摸去,讓我渾身發毛。推了幾次推不開她,那女人倒先火了,「你幹嗎推我呀?我又不是男人,怎麼不能碰你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