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教授研究5年大發現臭豆腐含新乳酸菌

台教授研究5年大發現
臭豆腐含新乳酸菌

「臭名遠播」的臭豆腐中也有乳酸菌﹗喜愛吃臭豆腐的台灣陽明大學生化所教授蔡英傑,在臭豆腐滷汁中發現新的乳酸菌,並命名為「Chaodoufuii(臭豆腐閩南語發音)」,已投稿至國際微生物期刊,讓台灣美食在國際微生物領域揚名。乳酸菌有提高人體免疫力等功能,但加熱之後就會死,要靠加工提煉才能被人體吸收。
發現這種臭豆腐乳酸菌的亞洲乳酸菌學會聯盟會長、陽明生化所教授蔡英傑,本身很愛吃臭豆腐。他說,臭豆腐是一種極具台灣特色的發酵食品,台灣相關研究卻不多。臭豆腐浸泡的滷汁,由莧菜、芥菜、酸菜,蝦米等發酵而成,當中的菌種相當複雜,保守估計至少百萬種,有如一個天然微生物寶庫。

菌種複雜 不宜生吃

5年前起,蔡英傑在臭豆腐滷汁中提煉培養細菌,發現一種新乳酸菌,但準備向國際登記時,發現韓國人早一個月已登記。蔡最近發現這種乳酸菌,其外觀多了鞭毛,DNA分析是新菌,從未發表過,他準備提出登記。全球每年新發現的微生物菌種約十多種,台灣一年最多發表一至兩種新菌。
蔡英傑表示,以往乳酸菌大多從動物乳製品中提煉,近年從植物中發現乳酸菌的研究,越來越受重視,因此研究團隊找到臭豆腐工廠,利用蔬菜製成的素滷汁,找到新乳酸菌。蔡解釋,在微生物中發現新菌,意義與價值在於部份好菌可抑制、殺死壞菌,提煉分離後,可廣泛被運用在各類食品工業中,陽明大學之前也從臭豆腐中提煉枯草菌,運用於乳酪食品製作。
不過,蔡英傑強調,臭豆腐製作過程中,經煎、滷、炸、煮,大部份菌種都會被殺死,外界勿誤解可以吃到臭豆腐裏面的乳酸菌,而且臭豆腐菌種太複雜,他不贊成生吃臭豆腐。台灣《聯合報》

話你知:乳酸菌增免疫力抗衰老

乳酸菌是益生菌中最重要的一群,以往大多從動物乳製品中提煉,近年也在植物中被發現。泡菜、醬油等發酵食品中,也有很多乳酸菌。
乳酸菌有十大保健功能,包括增強人體免疫力和抵抗力;促進蛋白質、單糖及鈣、鎂等營養物質的吸收;改善人體胃腸道功能;清除腸道垃圾;降血脂、降血壓;抗衰老;抗腫瘤、預防癌症;預防女性泌尿生殖系統細菌感染;控制人體內毒素水平,保護肝臟並增強肝臟的解毒、排毒功能,以及防治乳糖不耐症,對人體十分有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