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門每年都只有二、三百人出席六四燭光集會,今年可能更少,因為澳門已就《基本法》23條立法;再叫「結束一黨專政」,可能已構成顛覆罪。曾因組織悼念六四活動而被惡漢打破頭的民主派立法會議員區錦新認為,今年的澳門六四活動將是測試23條影響的試金石。
記者:蔡元貴
澳門立法會今年2月通過《維護國家安全法》,完成23條立法。討論過程中,民主派議員區錦新曾以六四為例,質詢國安法對公眾集會的影響。23條中的顛覆罪,須包含暴力及非法手段元素,才算犯法。但法例上「非法手段」包括「妨礙運輸安全」。區錦新擔心,以後舉辦街頭集會或遊行,活動可能會影響交通,其間有人高叫「結束一黨專政」,是否也構成「顛覆」?
本身是澳門民主發展聯委會旗手的區錦新,曾就此問題在立法會質詢政府,答覆是運輸安全嚴重受阻礙就構成罪行,但「結束一黨專政」的訴求是針對政黨,不構成顛覆。
「執行起嚟會有灰色地帶」
雖然如此,區錦新仍然擔心:「23條執行起嚟,會有灰色地帶,執法者要挑渣子,總有方法揸住23條嚟騷擾你。即使去到法院冇事,但係澳門司法效率奇低,一宗涉及索償嘅交通案件都要排期五年,只要警方懷疑你犯咗23條,一樣可以羈押你好耐。」
「今年六四集會,一定程度上係23條影響嘅試金石。澳門人對執法者點諗?會唔會怕執法者亂嚟唔敢出嚟悼念?」不過區錦新相信,澳門始終有一群中流砥柱,年年堅持站出嚟平反六四。
六四影響了區錦新的大半生,他與吳國昌是澳門的民主派代表,89年六四之前,他們與幾十位志向相同的澳門人組成論政團體「民主沙龍」,六四後改組為聲援中國學運聯委會,其後再易名為今天的澳門民主發展聯委會。
六四後北京秋後算賬,禍延港澳,任職中國銀行經理的吳國昌受壓辭職,本在中國總商會學校任教的區錦新也被炒魷。民聯會成員四散,二人沒有就此龜縮,區錦新說:「連份工都冇咗,仲有乜好怕?」他們從此走上政治舞台,先後透過直選進入立法會。
「邊個敢企出嚟即時受壓」
澳門人聲援民運的激情相當短暫。89年5月20日,澳門有1,000人冒風雨上街聲援北京學運。6月4日,有數萬人上街。6月9日,當時的中國最高領導人鄧小平把學運定性為「反革命暴亂」,大多數澳門人隨即歸邊,公然要求平反六四的人,所餘無幾。到了六四一周年,澳門只有二、三百人出席集會。
「我唔會話澳門六四集會人丁單薄,係因為澳門人嘅公民質素低。澳門人嘅不關心係為勢所迫,政治氛圍唔好。澳門社會太細,人脈關係好密切,自從66年『一二.三事件』以來,左派影響力非常大。邊個澳門人敢企出嚟,就會即時受到職業上嘅威脅,就算政府冇向你老闆施壓,你老闆都會識做。」
兩件事解釋了澳門人面對的壓力。六四後澳門只剩兩個聲援民運組織,是區錦新的民聯會,以及東亞大學關注北京小組。89年8月,東亞大學小組負責人聶國瑞在街頭被惡漢以玻璃樽扑頭,須入院治理。聶出院後宣佈解散小組,剩下民聯會孤軍作戰。
89年曾遇襲 議員堅持抗爭
89年10月一個凌晨,區錦新舉辦六四活動後,回家途中被彪形大漢用木棍襲擊,頭部血流如注,須入院縫針。區錦新選擇堅持抗爭,但事件已反映澳門人聲援民運的慘況。
香港支聯會時常強調薪火相傳,在澳門,區錦新說,傳媒在六四方面的資訊完全是閉塞的。學校也絕少提及六四事件,在澳門辦學的主要是天主教及中資機構。澳門天主教歷任主教均甚低調,學校公民教育只講德育,不涉社會運動;左派學校的所謂公民教育只會叫人愛國。對學生來說,六四事件有如辛亥革命,同屬遙遠的陳年歷史,「我哋每年嘅圖片展,就係希望澳門嘅下一代有機會接觸六四真相,薪火相傳。」
澳門人看六四
應該平反
區先生--退休公務員
「澳門人多數草根,佢哋生活安定,對政治唔關心。我每年都會參加六四悼念活動,呢件事應該平反。」
燭光悼念
陳女士--教會義工
「北京大屠殺好殘忍,不過你反抗又唔夠人打,惟有參加燭光集會,為死難者祈禱。」
唔知係乜
Lawrence--中學生
「唔清楚六四係乜,好似啲大學生喺天安門示威,俾人用槍打;香港人成日話平反六四,我冇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