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證據確鑿、事實清楚的情況下,平等機會委員會主席鄧爾邦先生還好意思說自己及平機會不是「大花筒」,還敢說有需要才動用開支,實在厚臉皮得令人吃驚。像這樣胡亂花霍,管理無方的公營機構主席,政府該盡快解除他的職務,迫使他下台。
只要看看審計署列出的部份批評就可以清楚看到鄧爾邦先生這位平機會主席如何亂用公帑。○五年平機會有訪問團到北京交流,花費超過十六萬元,其中鄧爾邦先生入住每日房租高達二千八百多元的大使套房就令住宿方面的開支大大增加。可是,鄧先生既不是特首、也不是大使,他到北京交流開會有甚麼需要入住大使套房這樣昂貴及設備超豪華的住所呢?這不是在慷納稅人之慨嗎?
入住大使套房外,平機會代表團在北京的一場款待晚宴中豪花超過一萬五千元,折合每人平均花費超過五百元。這個金額明顯比高級官員及公務員的官式晚宴消費限額高。鄧爾邦先生及平機會為何視政府的開支規範如無物呢?
外訪及交流時胡亂花費只是部份問題,鄧爾邦先生掌管下的平機會還有其他大量浪費及不適當使用公帑的做法,包括在辦事處空氣質素已極佳的情況下購置超過三十二部空氣淨化機,花超過十萬元購買其實用不着的視像會議系統,動用數以萬計的金額購入大量用不上的環保袋、釘書機……等。
這些糊塗賬涉及的公帑雖然不算太大,雖然沒有直接影響平機會的運作及對市民的服務,但卻清楚反映平機會主席鄧爾邦先生在財政管理、開支管理方面鬆散馬虎,甚至帶頭亂花費,甚至帶頭不遵守政府有關應酬開支的規範。若果讓這樣的主席留任,等於認同他的「大花筒」做法,等於不追究亂發公帑的責任。往後平機會的開支只有更失控,只會出現更多浪費濫用的情況。
更何況除了控制開支不力,奢侈浪費外,鄧爾邦先生在管理平機會時也出現種種問題。根據審計署的調查,平機會的一些內部委員會如管治委員會、專責小組不但出席率偏低,不少會議要在法定人數不足的情況下進行,一些原定的會議則因人數不足而取消,而會議的紀錄更平均在會議過後四十六天即一個半月後才做妥發給與會的成員。另外,審計署又發現平機會網頁的統計資料不清楚及不準確,例如○七年的查詢個案在網頁上顯示有三百多宗,實際卻高達五千三百多宗。
從這些事例可以看到,平機會主席鄧爾邦先生不但在開支上把關不力;在機構管治上同樣缺失處處。他實在沒有能力、公信力繼續領導平機會這個重要的公共機構。還是令他快快下台吧!
周一至周六刊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