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童醫保建銀最抵

兒童醫保建銀最抵

兒童危機意識不足,容易發生意外,加上抵抗力不及成人,不時發燒感冒肚瀉,故醫療及門診保障十分重要。現時只有少數保險公司,提供同一保單有齊兩項保障,其中以建銀香港最抵用,而東亞住院及手術保障額較高。 記者:黃碧珊

市場上大部份保險公司及銀行提供的醫療及門診保險,只可分別獨立投保,暫只有建銀香港、滙豐、保柏及東亞容許客戶於醫療保單上,附加門診保障。
兼具門診及醫療的兒童醫療保險計劃,受保人年齡可低至15日大,假設為3歲女童投保最基本的醫療及附加門診計劃,以建銀「醫療保險」每年保費最低,只需3647元,最高則是東亞「優越醫療」,要8584元,較建銀多逾倍(見表)。

睇門診滙豐不限次數

門診保障方面,索償方式按保障內容有別,滙豐及建銀規定受保人到指定網絡內的醫生求醫,每次睇症只需付自負金額,例如普通科門診收費200元,每次只需支付30元,毋須事後索償。東亞及保柏沒有指定醫生,較方便,惟要先繳全費,其後才向保險公司索償。保柏最多賠160元,東亞賠償額為門診費用八成,上限190元。

東亞保柏可自選醫生

除西醫門診外,大部份保障計劃會包括專科及中醫,東亞規定普通科醫生及中醫診症,每年合共最多賠25次,兩者各有限額,前者25次,至於中醫則只可索償10次。普通科門診以滙豐不限診治次數保障較足。

住院保障額東亞較高

住院保障方面,不只保費差異大,保障及賠償條款亦各有不同,以住院費用如雜費及醫生巡房費比較,保柏的「童康健」,索償金額以每合約年度計算,其餘3家則主要以每病症為單位。至於手術費賠償,保柏以每次手術計,滙豐及東亞為每症,建銀則以每年為單位。

病房費東亞日賠$750

每症賠償似乎較每年計抵,但承保商有一套界定「每症」準則,父母認為受保人因不同病症入院兩次,亦可能被保險公司判為同一症而索償不足。熱線職員提醒,一切索償均以單據為準。
由於計算單位不同,難以比較,但整體而論,病房費以每日賠750元的東亞較多,但每症上限僅45日,至於保柏雖以年度計,但每日有640元,日數長達270日,是另一選擇。
投保兒童醫療保險時要留意加床費,東亞每症每日有750元,為一眾者最高,但保障日數僅45日,建銀則包在病房費內,保柏並不設該保障,較失色。
如子女需進行外科手術,東亞每症外科醫生費最高賠償10萬元,較建銀每年3.3萬元,保障更足。保柏逐次計,最高3.15萬元,若子女需每年多次入院進行手術,以保柏較抵。

專家:問清細節免爭議

認可財務策劃師林昶恆指,部份公司員工福利包括配偶及子女,每人每年約30至40次門診保障,一般已足夠,但若公司沒有保障或嫌不足,應為子女購買兒童保險,尤其10歲以下小朋友,患上傷風或發燒機會較高,門診保障甚重要。
一般人多靠口碑、醫生治療手法及藥方,與自己能否合得來而決定家庭醫生,如所選門診計劃只限到指定網絡醫生求診,要留意醫生名單及地區。
林昶恆提醒,投保任何保險前,要問清楚代理人,了解保障內容及細節,因各公司的條款不同,以免索償時引起爭議。
認可財務策劃師區惠萍表示,父母最着緊子女,若子女需檢查或入院,會選用較快得到服務的私家醫院,但費用較公立醫院高,故應留意醫療保額是否足夠應付私家醫院支出。
醫療保險每年續保繳費,通常保費會按年調整,雖然投保後發生傷病仍可續保,但越年輕開始投保未必越着數。

投保小貼士

●部份保險公司有提供家庭投保優惠,例如父或母在保柏投保,為子女購買住院保險,保費有七五折。若父母及子女同時投保,子女半價。
●投保滙豐每年有一項免費醫療服務,包括基本身體檢驗、流感疫苗注射、驗眼、骨質量度及婦科檢驗,尤以流感疫苗注射最適合小朋友。東亞每年提供免費身體檢查,建銀則於首年有免費驗眼,如附加門診則提供免費身體檢查。
●於滙豐連續3年沒有索償紀錄,受保人續保時可享八五折。於保柏連續兩年無賠償紀錄,續保則有九五折,若連續6年或以上,可低至八五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