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山三水近期發現多種距今約5,000萬年的國寶級稀有化石,加上專家確定三水至少有五、六種恐龍化石,可能是除河源和韶關南雄以外,廣東第三個恐龍產卵地。但可惜,三水出現大量化石卻引發民間盜石熱,當局也相當無奈。
繼早前在三水發現魚化石、恐龍蛋化石後,中科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研究員張江永,又有新發現。在本月11至19日,在三水盆地中部發現魚類、兩棲類、爬行類和鳥類等化石,包括洞庭鱖、胭脂魚、鯰魚和骨舌魚,其中骨舌魚是首次在華南發現。至於鳥類化石,仍有待修復後才知道是那一種鳥。另有蛙類化石則是中國「始新世」地層中首度發現。
張江永說,還有一件爬行類化石未確定種類,此化石尾巴長、脖子長、身短,很像中國北方發現的潛龍。此外,今次也發現清晰見到完整頭部和四肢的茂名無盾龜。
中國地質科學院專家日前也確定早前在三水發現的恐龍骨骼化石,包括鴨嘴龍、肉食龍、角龍等五、六類恐龍化石,如果發掘完整,將對研究恐龍演變有重大意義。加上當地發現的眾多恐龍蛋化石,專家稱,「三水可能是除河源、(韶關)南雄外,珠三角另一個重要的恐龍產卵地。」
恐龍蛋化石售數千元
但有專家指出,三水盆地發現的脊椎動物化石的豐富程度,在世界也屈指可數。但如果這些稀有化石沒有專業的收藏單位來保護,很可能會遭損壞甚至流失。
自從三水發現大量化石的消息曝光後,吸引大批市民挖掘。距離魚化石遺蹟約800米處的恐龍蛋化石發現地點,就有20個化石的整塊岩石失蹤,岩石四周佈滿泥土,有被挖動過的痕迹。據悉,三水坊間更有1元人民幣買三塊魚化石的交易市場。目前內地黑市中,每個恐龍蛋化石售價由數百至數千元不等。被譽為「中華恐龍之鄉」的河源,至今已發掘出1.4萬多枚恐龍蛋化石。而南雄則已發現14種恐龍蛋化石。
《廣州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