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膚姿色:最新光動力療法治暗瘡

皮膚姿色:最新光動力療法治暗瘡

暗瘡是一個常見的皮膚問題,尤其是12至14歲的年輕人,發病率可高達85%。成年人也會長暗瘡,情況可更持續到40、50歲。暗瘡以面部、背胸及頸部最常見,它的形態廣泛,包括輕微的有黑頭和白頭粉刺,嚴重的則有丘疹、膿疱及暗瘡腫囊。
毛囊皮脂腺導管角化過度、皮脂腺分泌過多、痤瘡丙酸杆菌增殖(P.Acnes)及過度的發炎反應都是形成暗瘡的原因。然而,最近有研究指出,升糖指數(GlycemicLoad)高的飲食,會刺激胰島素分泌增多,從而影響油脂囊的分泌,有可能令患者暗瘡增加。
治療暗瘡最主要是針對以上的成因,可分為外塗、口服及較新的光源治療。至於選擇那種治療,需要視乎患者暗瘡的嚴重程度,輕微者可選擇外用治療,包括的去角質藥膏、外用抗生素、外用抗微生物制劑:過氧苯酰(BenzoylPeroxide)和外用維他命A酸衍生物。
比較嚴重患者可用口服藥物治療,分別有(1)對付丘疹、膿疱具較大療效的口服抗生素,但需要幾星期或以上才見效,患者需耐心治療。(2)對經前暗瘡發作及減少皮脂分泌較有效,且要在醫生的指示下服食的女性荷爾蒙,主要減低男性荷爾蒙對皮脂腺的刺激。(3)口服異維A酸,適用於結節囊腫性暗瘡和嚴重發炎性暗瘡。但女士服藥期間及一個月後都不可懷孕。

光源治療效果待驗證

此外,有研究顯示,較新的光源治療、光動力療法(PhotodynamicTherapy),是配合雷射(如藍光、紅光及不同波長激光)和光敏感劑,針對引致暗瘡的細菌及油脂分泌進行治療,從而減低暗瘡形成。然而,新的療法仍未能取代傳統的治療方法,長遠效果仍有待驗證。
撰文:皮膚專科醫生陳珮瑤
隔周三刊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