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一名患血管栓塞的37歲消防員,兩個月前因病調任八鄉消防訓練學校處理輕便工作,日前他曾在家昏迷幸及時獲救;至昨午,他冒着當空烈日在訓練學校跑步鍛煉身體,其間不支暈倒,一度呼吸、脈搏及心跳停頓,由救護員搶救後恢復心跳,急送醫院救治,目前情況危殆。記者:羅日昇、周志鴻
遇事消防員姓曾(37歲),現時留醫深切治療部搶救,命懸一線。消息稱,姓曾事主於1994年加入消防處,服役近15年,原本擔任前線消防員工作,但早前因驗出血管出現栓塞,處方接獲報告後安排事主暫時退下前線,於今年2月調到元朗八鄉粉錦公路消防訓練學校任職輕便工作,方便調養身體。惟日前事主曾經在家昏迷,但及時由家人發現救回。
敲響冠心病年輕化警鐘
昨日天氣炎熱,下午1時天文台錄得元朗區氣溫達攝氏31度,據知姓曾事主午膳後相約兩名同袍在學校空地跑步,其間他突感不適暈倒地上,兩名同袍替他急救及報警求救。現場消息稱,當時事主呼吸、脈搏及心跳一度停頓,送院時更需戴上氧氣罩協助呼吸,經醫護人員搶救其心跳已經恢復,目前留醫情況危殆。
公立醫院心臟醫生協會主席劉育港指出,一般患血管栓塞毛病人士,若進行劇烈運動,可能因血管閉塞誘發冠心病(又名「缺血性心臟病」),導致心律紊亂,令血液無法供應氧氣予腦部致暈眩,而且事主只是37歲,再次敲響冠心病年輕化的警鐘。
劉育港續表示,事主應即時進行心導管檢查,找出血管栓塞情況,更不宜在檢查身體前進行跑步等劇烈運動,否則一旦運動期間血液無法有效循環,會令心肌缺氧致心臟衰竭、壞死、甚至腦細胞缺氧死亡。
浸會大學體育學系副教授雷雄德博士稱,運動過度會引致脫水令血液變濃,而患血管栓塞人士一般需服薄血藥稀釋血液,但若進行劇烈運動,如足球、籃球及跑步等,可能因運動致身體脫水令患者血液變濃,都可能影響血液循環。他補充,跑步時不支先兆包括頭暈、氣喘及感到疲勞,這時要即時停止運動,以免病情惡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