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上周高調紀念前總統蔣經國百歲冥壽,竟引爆內地傳媒的南北之爭。廣東《南方周末》發表評論《記住蔣經國》,盛讚蔣經國一生貢獻;《北京日報》前日則撰文,抨擊《南方周末》「竟然要從海峽對岸一個獨裁專制者身上尋找中國社會發展的想像空間」。
聯想到開明胡耀邦
《北京日報》充當左派的打手,攻擊《南方周末》、《南方都市報》已不是甚麼新鮮事。值得關注的是,秉承中宣部意旨的《北京日報》,為甚麼在悼念蔣經國問題上如此大動肝火、興師問罪?
其實,蔣經國出生於1910年4月27日(農曆3月18日),要到明年才屆冥壽100周年。台灣總統馬英九提前舉辦紀念活動,是照台灣風俗,按農曆及虛歲計算。但這一改動接近4月15日中共前總書記胡耀邦逝世20周年這一敏感日子,加上蔣經國時代被描繪為「那一段讓人民看到希望的日子」,胡耀邦則以開明、清廉見稱,自然給內地民眾更多想像空間。
《南方周末》的評論推崇蔣經國「超越個人、家族和黨派的私利,解除了戒嚴令,開放了結社自由和言論自由,帶領台灣結束了專制統治,推開了自由民主的大門」,難免令人聯想到胡耀邦及後來的趙紫陽,當年如果他們不被趕下台,或許也能打開中國自由民主的大門。
由於「六四」20周年將屆,北京當局未舉行悼念胡耀邦的活動,還封殺網民的祭悼。《北京日報》的評論則質問《南方周末》為甚麼不去歌頌、去銘記「扭轉乾坤的偉人」毛澤東、鄧小平。
害怕悼蔣引發悼胡
《北京日報》及那些總想着管中國人的人心虛得很,只會強詞奪理。他們害怕悼蔣引發悼胡,因此容不得報章的悼蔣言論;他們一邊指摘蔣經國是獨裁專制者,一邊要人們記住毛澤東、鄧小平,就忘了毛、鄧正是獨裁專制者?他們將民主、自由都劃歸「西式的政治制度」,就忘了這也是納入中國憲法保障的公民權利?
電郵:mailto:[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