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大導演史提芬史匹堡(StevenSpielberg)的《太陽帝國》(EmpireoftheSun),也許是他最有爭議的電影,原著小說作者巴拉德(J.G.Ballard),卻公認是近代文壇一大健將。這位英國作家與前列腺癌搏鬥三年多,前日(周日)在倫敦逝世,終年78歲。
出生於上海租界
巴拉德的父親母親都是英國人,他生於1930年11月15日,但不在英國,在中國上海租界。那個時候,列強入侵中國,日本更要將太陽旗插遍中國。太陽帝國夢下,巴拉德和父母親於1941年被侵華日軍捉進集中營,1946年的戰後才返英,在劍橋大學讀醫,曾任空軍機師、推銷員、廣告人和科學期刊助理主編,之後當上全職作家,主要寫科幻小說。
寫童年在集中營
但他最著名的《太陽帝國》,是自傳式小說,寫他童年時的集中營經歷,要捱餓、經常目睹殘酷毆打和死亡,他和其他小朋友卻也「冇王管」可整天玩耍,他曾說對集中營「有並非不愉快的記憶」。史匹堡1987年拍成電影時,叫好不叫座,被批評有崇拜軍國主義傾向,在奧斯卡空手而回。
巴拉德不少作品都走偏鋒,1973年名作《Crash》講新潮男女藉撞車追尋性快感,1996年被拍成電影《慾望號快車》,1996年《可卡因之夜》寫心靈空虛的人用性愛、毒品和暴力打發時間。
經理人形容巴拉德是「近50多年世界文壇一位巨人」,並非過譽。翻開英文詞典,會有「巴拉德式」(Ballardian)一詞,意思是像巴拉德那樣描寫「現代反面烏托邦」。姓氏變成形容詞,是少數風格獨特作家才能享有的「榮譽」,可見他的地位。
美聯社/法新社/英國《衞報》/《泰晤士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