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海嘯令頭痛惡化港大調查:憂慮工作 以金融地產業最嚴重

金融海嘯令頭痛惡化
港大調查:憂慮工作 以金融地產業最嚴重

【本報訊】金融海嘯後工作壓力特別大,容易導致頭痛,影響工作效率,造成惡性循環。一項調查顯示,金融海嘯後在職人士頭痛情況普遍,逾六成受訪者的原因是憂慮工作,其中以金融、地產業的問題最嚴重。藥劑師表示,受訪者每次忍痛兩個多小時、痛楚程度達6.5級才服食止痛藥,反映港人對適時治理頭痛的意識低,亦對服食止痛藥存有誤解。
記者:袁慧妍

香港醫院藥劑師學會藥物教育資源中心上月5至11日,委託香港大學以電話訪問505個30歲至49歲、金融海嘯後曾經歷頭痛的在職人士,發現受訪者半年間平均有6.9次頭痛,女性比男性多0.8次;若將痛楚程度分成10級,受訪者表示平均痛楚達4.3級,每次頭痛持續160.5分鐘。
受訪者頭痛的主因,62%是憂慮工作,其中32%指擔心工作量增加,30%則憂慮失業;憂慮與同事或上司發生衝突,或擔心減薪的打工仔,分別佔18%及17%。71名受訪者表示,金融海嘯後頭痛情況有惡化,其中以金融、地產、零售、飲食業的打工仔佔最多。

六成人服止痛藥

受頭痛影響,55%打工仔表示會失眠或睡眠質素下降,近五成人亦指「脾氣差咗」,或無法專心工作令效率降低。接近六成人會自行服食止痛藥,但調查發現打工仔平均忍痛129分鐘、痛楚達6.5級才會服藥。
香港醫院藥劑師學會藥物教育資源中心教育總監崔俊明說,市民頭痛時沒有適時治理,原因是對服食止痛藥存有誤解。他表示市面上的撲熱息痛類藥物安全性甚高,長期服用止痛效果亦不會減弱,藥物5至15小時後會排出體外,按量服用不會傷及腸胃肝腎,「亦可以先由非藥物治療開始,例如休息或者瞓覺,但工作時間唔許可就要食藥。」

「政府會最頭痛」

進行調查工作的港大民意研究計劃總監鍾庭耀表示,並未對失業率及市民頭痛的關係作出調查,但相信失業率攀升,「政府會最頭痛」。

打工仔心聲
保險業--葉小姐40歲
「擔心收入下降所以頭痛,會唔夠精神,但唔食止痛藥,驚副作用。」

打工仔心聲
地盤建築師--林先生31歲
「最痛去到四分,頭痛會維持兩至三個鐘,頂唔順先食止痛藥。」

金融海嘯前後頭痛惡化情況(平均數)

頭痛次數(每半年)
金融海嘯前:12.2次
金融海嘯後:16.5次

持續時間
金融海嘯前:157分鐘(超過兩個半小時)
金融海嘯後:226分鐘(接近4小時)

痛楚程度(0至10級,10級最痛)
金融海嘯前:4.4級
金融海嘯後:6.5級

註︰頭痛惡化人士總基數為71人
資料來源︰香港醫院藥劑師學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