暢談滙債:債息趨升 長短有別 - 丁世民

暢談滙債:債息趨升 長短有別 - 丁世民

無獨有偶,近日「失言」的兩位陳先生,雖不是甚麼政經界名人,但亦代表演藝界及學界,擔當某些小腳色,令吾想起柏楊老先生的著作《醜陋的中國人》及其西窗隨筆系列之《死不認錯集》,給醬缸文化淹至思路閉塞,分不清青紅皂白。
美國財長蓋特納自上台以來,多次失言,旋即令金融市場翻起不少漣漪,華爾街數次因而受累。美聯儲局伯南克早已學乖了,總統奧巴馬也曉得在公開場合,有甚麼是不能講的了。特區的高官及一眾其他低素質人士,不懂得自己身份地位的重要性,還要失言到何時?

長債孳息率影響復蘇

政治氣氛跟投資氣候,在特區及其他亞洲地區而言,是可以分割開(decoupling)。不過倘若情況惡化,便不難出現如鄰近兩個地區一般,人才外流持續,繼而嚴重影響經濟表現矣!金融海嘯最終得以解決,並非光以逾十萬億美元計的救市資金可達到,最重要還是投資信心,市場對經濟前景有否存在憧憬。
以房貸美最新報告顯示,30年定息按揭貸款息率,跌至4.82厘,而15年有關息率亦跌至自91年以來低位4.48厘。樓房按揭供款息率持續下降,對穩定這個海嘯源頭自然有莫大裨益,可惜財政部發債額度驚人,最新10年期及30年期長債孳息率,已開始呈現突破爆升走勢。留意前者會否衝破3.05厘、後者阻力位3.90厘,以紐約收盤價計算為準,倘若真出現如斯境況,長債孳息率繼續高走,將會在下一個月為華爾街脆弱的復蘇期帶來震盪。

大行乘勢造淡歐元

樓房數字及消費者信心回穩,乃這個「牛一」的重大支柱,如無意外,短期債價下跌(孳息率上升)對股市本屬好現象,但近期中國已採取多購買美國短債,減少購入美國長債,對美國長期國債構成的威脅,絕對不可小覷。
若論短線大市氣氛,則又另當別論。美元利率期貨的引伸息率曲線,在沉寂了4個月後,上周開始呈正傾斜走勢,顯示明年拆息回升預期增強,這對股市乃好兆頭。
另一邊廂,美股四大指數的波動指標,已經有3個呈現下滑趨勢,僅餘代表小型企業的RVX,尚未跌返海嘯前水平42%之下,但估計跌破的機會頗高。
華爾街及環球股市連漲6周,又有技術分析派謂甚麼超買。唉!超買可以繼續超買,超賣又可以繼續超賣,別搬這一套出來吧!
美滙指數表面上受惠於歐元疲弱走勢而顯得不俗,但歐洲央行未採取量化寬鬆政策,並不代表歐元轉弱;美資評級機構又指東歐地區財政嚴峻,給予大行造淡歐元,尤其交叉盤。留意歐元1.2950支持位。
丁世民
mailto:[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