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年前的今天 第一滴血流出了…

20年前的今天 第一滴血流出了…

89年4月20日,北京學潮爆發以來,流出第一滴血。北大學生成立獨立的學生組織,醞釀罷課爭取民主。官方媒體發表社論,批評新華門前請願者製造事端。這一天成為運動擴大的轉捩點。
凌晨3時,大批公安武警衝向結集在新華門外的學生,拳打腳踢,又以銅扣皮帶作武器,襲擊學生,走避不及的人遭毒打受傷。據未經證實的統計,三百多學生被毆傷;混亂中香港《快報》的攝影記者何澤也被打傷。
下午,為抗議公安警察打傷學生,北大約千名學生冒雨從校園出發,遊行至天安門廣場。路上串連各校學生多至5,000人。學生自行組織糾察隊,手拉手維持秩序,高舉「和平請願」的橫額,沿途高喊「愛國無罪」、「自由萬歲」。

《人民日報》批評學生

同日,北大舉行民主沙龍,學生總結歷次學潮失敗在於沒有統一領導,北大學生王丹宣佈廢除原有聽命於政府的北大學生會,由丁一平、王丹、楊濤、封從德等七人建立「北京大學團結學生會籌委會」,並準備成立協調各校的「團結協會」。會議提倡非暴力、不抵抗抗爭,發動罷課爭取民主,又通過《告北京高校書》。
新華社發表題為〈維護社會穩定是當前大局〉的社論,指摘「數百人圍聚新華門前製造事端」;《人民日報》也發表社論,批評靜坐學生。文章未能令學潮收斂,反挑動學生不滿。在上海,華東師範大學4,000多學生冒雨在校園集會,抨擊政府,要求爭取民主。
在香港,《快報》及香港記者協會分別致函新華社,強烈要求解釋公安毆打記者事件及保證日後無同類事件發生。香港學聯派出四人代表團前往北京,了解學潮和局勢發展。

武警衝向結集在新華門外的學生,以銅扣皮帶(圈內)作武器,驅趕學生。

他們曾這樣說:我的話是11億人民要我代他們說的!

──89年4月19日晚上在新華門外,北京師範大學學生吾爾開希(圖)等領導同學,要求總理李鵬出來對話,嶄露頭角。有老師到場勸他回校,他這樣回答。

悼念六四亡魂

肖杰 19歲 中國人民大學新聞系學生
89年6月5日肖杰購得回四川成都的火車票,下午2時左右行至南池子南口,過馬路時因超越紅色警戒線,戒嚴部隊令其站住未有聽從,子彈從後背穿過前胸,即場死亡。下午4時許公安部根據他身上的學生證,通報學校領回屍體。胡耀邦逝世後,肖杰曾參加人民大會堂前的抗議和後來的絕食。

八九民運詞彙:新華門

原名寶月樓,乾隆23年(1758年)建造,位於西長安大街上,現為中共領導人辦公地──中南海的正門。門上有「新華門」三字橫匾,兩旁八字影壁牆上有「偉大的中國共產黨萬歲」、「戰無不勝的毛澤東思想萬歲」的標語。門內影壁題字為毛的手書「為人民服務」。它被視為權力象徵,因此中共難容學生衝擊新華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