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珍、四君、四神 - 李碧華

八珍、四君、四神 - 李碧華

走過文咸西街,乃「南北行」所在。十九世紀開始,這一帶貿易、批發商行,營業範圍包括米、豆、油、茶、參茸海味藥材……貨品集中於此,是中國大陸南北以及東南亞的轉運點。
至今,藥材、湯料等,還是到這裏光顧最正氣。
有家老字號,一份一份的中藥湯料包好,一種曰「八珍」:當歸、熟地、白芍、川芎、炙草、雲苓、白朮、黨參。一種曰「四君」,即「四君子」,並非戰國時的孟嘗、平原、信陵、春申,而是「八珍」中後四味。店員道:「這湯可作茶湯,也可加肉煲。太子也吃不壞。」意即像太子那麼嬌貴敏感的身子,亦無副作用。此方流傳甚久,總比坊間的乾製湯包好,沒有防腐劑。
想起「四神」,藥味沒那麼重,主要是清補如蓮子、芡實(雞頭米)、淮山、茯苓。其實薏仁份量也不少,去濕健脾助消化。台灣街頭或夜市小吃攤檔,一定有四神湯。台式除了湯水鮮甜有療效外,還美味可口,管飽,因為他們加入豬下水同熬,愛QQ口感的可點大腸四神或小肚四神,不過粉腸四神也不錯。上桌不止一碗熱湯,還有小吃,五六十元台幣,折合港幣十多元而已。世代相傳只賣一款,地老天荒也不怕單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