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朋友正在考慮是否買入一家上市公司的可換股債券,和此刻追買普通股相比,條件自然優勝得太多,一般散戶在5秒之內,應該已扑鎚買入,但朋友卻相當困擾。過度膨脹之後,資產負債表槓桿甚高,財務開支偏高,反映銀行收取的利率不便宜,管理層人工高,有認股權,派息比率則偏低,企業文化一般。近期業務表現看似甚勁,但如果細心分開05年至07年,以及08年以後兩個段落,會發現好景時不外爾爾,衰退後市場佔有率才上升,假如經濟復蘇,令人興奮的表現,可能無以為繼。
最近企業債券市場整體正在回暖,以上述朋友的例子,可以看出由於市場效率低,不易逃生,因此企債投資者是相對比較審慎的一批,企債轉穩反映股市今次的穩定期應該較長,暫時市場情緒繼續會是低位吸納為主導,不宜看得太淡。
雖然企債低位回升,但市場要求的風險溢價仍是甚高,所以從上市公司角度出發,印股票集資這途徑的吸引力大增。相比可換股債券,不必奢望股市大升,配股已經可以即時強化資產負債表,以及省卻利息開支。看企債的條款,正路估計股市集資潮一定出現,何況還有像裕元(551)大股東套現這種例子的可能。以今時今日只爭朝夕的文化,5月中下旬左右,升浪便會在集資潮中告一段落。千萬不要力爭先知先覺,轉弱後才慢慢造淡。
慎防5月中集資潮
股市這幾個月的特色,是市場氣氛蓋過一切,自己則利用衍生工具的槓桿,以極短打策略迎戰。朋友的這一通電話,其實自己主要是作為聆聽者而已,但很感謝他重新喚醒股票分析的樂趣,以及以慢打快的策略的可能。他和自己正好是一大對比,他花在市場時間甚短,買賣次數是自己左穿右插的幾十分之一,回報依然不俗。
作者黃國英為證監會持牌人士
電郵:mailto:[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