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世界文化遺產福建土樓遊客增兩倍

列世界文化遺產
福建土樓遊客增兩倍

福建永定縣客家土樓自去年7月成為世界文化遺產後,遊客紛至沓來。永定縣旅遊局稱,今年首季共接待海內外遊客43.2萬人次,其中境外遊客2.5萬人次,分別比去年同期升65%和兩倍多,當地旅遊總收入1.9億元人民幣,比去年同期增88%。

永定縣「振成樓」樓主林日耕稱,振成樓遊客近來每天平均近5,000人次,最多的時候高達近萬人次,是申遺成功前的數倍。旅居新加坡的華僑遊客王先生說,客家土樓成為世界文化遺產後,新加坡申請到永定旅遊人數大幅上升。目前,該縣已制訂旅遊發展規劃,從深入探索客家文化、凸顯客家特色等方面入手,推出86種「客家土樓」系列旅遊產品,與境內外旅行社合作,希望把福建土樓之都、客家故里永定,打造成世界級旅遊區。
永定客家土樓最早建於唐朝,是山區大型民居建築,用土石夯築,十分堅固。土樓除可自衞防禦外,還有防火、防震和通風採光等作用,而且冬暖夏凉。土樓分方形和圓形兩種,每座土樓可容納數百至逾千人居住。
新華網

遊客到土樓體驗福建客家獨特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