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球場上教練的「搏殺」手段,關乎賽前對形勢的掌握,佈陣用兵的安排,和臨場調動的決斷。而招數的效果,往往在球隊身處逆境時最能凸顯;是成是敗,立竿見影。最近歐聯的經典對壘,其中3位教頭的「搏殺技」,既有神來之筆,亦有錯誤示範。
領導拜仁的奇連士文,8強遇上巴塞,早就知道身處逆境,首回合作客魯營,正路是先求穩守,再想偷雞。但奇帥在盧斯奧缺陣下,後防的安排卻是別出心裁得令人咋舌。缺乏經驗的比連奴出任中堅,速度欠奉的奧度任右閘,利爾放在左路面對美斯,再加上副選門將佐治畢特把關,儼如一條預備組防線。奇連士文在06年世界盃決賽周以進攻足球為國家隊爭得季軍,成功的甜蜜可能蒙蔽了他後來的思維。大概他對薛羅拔圖、雲邦美及咸美艾天托普的中場攔截力信心過大,以為可以爭奪中場,就可憑列貝利與東尼製造作客入球,令巴塞陷於苦戰。
搏殺絕活球迷不會膩
結果兩回合的對決,勝負在45分鐘內已經注定。沒有及時應變改善,更是一大敗筆。回首前塵,以具備速度的拿姆出任右閘,以經驗豐富的薛羅拔圖箝制美斯,把攻守兼備的保路斯基加強中場掃蕩,是否可令賽事更具競逐意味?奇連士文沒有吸收在德甲幾次大敗的教訓,終於博得越大,輸得越甘。
論「搏殺」,賓尼迪斯與軒迪克都屬大師級。歐聯8強首回合車路士作客先勝3:1,是軒迪克暗中練兵,以泰利掩護伊雲洛域的死球殺着,部署與執行都天衣無縫,搏得精采。次回合面對逆境的利物浦,缺少了謝拉特下,賓尼迪斯仍能把球隊調校得攻勢凌厲。奧利里奧的罰球偷襲得手,示範了「搏殺奇招,不能虛發」的道理。氣勢大增下,不到30分鐘,紅軍已經領前兩球。
軒迪克連隨換入安歷卡,卻又是臨危不亂,果斷英明。雙箭頭出擊,既令對手有後顧之憂,不可肆無忌憚進攻,也發揮了安歷卡的護球與傳送能力,間接造成了入球,讓車路士回復強勢。賓帥最終的搏殺一着,倒不知是有意或無心,撤走了費蘭度托利斯後,前線球員不以一人為重心,反而更難防範,連環入球,令球賽再起高潮。
車路士與利物浦在歐聯幾乎年年相遇,但假如這些搏殺絕活,層出不窮的話,相信球迷絕不介意。
文:潘源良
[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