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山公路十七咪半,今天是列排的豪宅獨立屋。半個世紀前,有一間小平房建於小丘之上,極目是青翠山巒和咖啡灣的拍浪潮聲,留下一簾幽夢。
那個年代,葛蘭所代表的美態,是溫嫻慧皓的閨秀家嫂典型。無論是旗袍配小外套又或是西式過膝傘裙,她永遠純如溫水可親,是不帶半點侵略性的美麗。雷震是秀氣少爺,單薄高䠷又帶點孩子氣。兩人邊說着如綿的國語情話,邊帶觀眾穿梭當年香港街角風景──電車彎路旁的小餐廳、延綿的青山公路、大街上的圓柱體郵筒、對面的半拱形營房、小巧的單層巴士、上海批盪樓梯的汽水廠……實景如戲裏情懷,全部exclusive得夢幻甜美,為同期粵語片所呈現的《危樓春曉》式的困窘真實,造成最強烈的對比。可幸的是,過着中產生活的南來外省人,與高呼「人人為我、我為人人」的普羅大眾,當年於同一天空下,都有追尋各自道路的空間和自由空氣。
《情深似海》鏡頭下的青山公路十七咪半,如詩如畫。當中對純愛的執着,於今天追捧「把妹達人」的社會看來,更是博物館裏的展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