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環球股市普遍回升,內地股市主要指標的上證綜合指數更升穿被視為「牛熊分界線」的250日平均線,為全球首個主要股市出現這個技術訊號。上周再有一隻追蹤內地股市表現的交易所買賣基金(ETF)上市,其實市場上一向有以ETF為相關資產的認股證和牛熊證供應,除留意條款外,更需要留意相關ETF的特性。
本港上市追蹤內地股市指數的ETF共有3隻,目前只有A50中國基金(2823)獲港交所(388)准許推出相關認股證和牛熊證。
投資以ETF為相關資產的認股證和牛熊證時,挑選時參考的條款與投資指數或一般股份認股證和牛熊證沒有太大分別。不過,投資者必須了解相關ETF的特性,以A50中國基金為例,其追蹤指數是新華富時A50中國基金,而不是普遍用來代表內地股市表現的上證綜合指數,雖成份股同樣來自內地股市,但需留意兩者走勢不會百分百相同。
投資者看淡為主
截至上周四數據,恒指熊證街貨量由對上一周的19.18億份升至24.5億份,而恒指牛證街貨量亦由對上一周的6.84億份升至7.38億份,升幅不及熊證明顯,反映投資者仍以看淡為主。港股上周曾逼近16000點,如看好恒指表現,可考慮恒指牛證63279,收回價14900點,行使價14400點,09年10月到期,換股比率10000,有效槓桿10.5倍。投資者如看淡恒指表現,可考慮恒指熊證63214,收回價16500點,行使價17000點,09年9月到期,有效槓桿7.1倍。
瑞銀股票風險管理產品銷售部執行董事 于正人
(撰寫人為瑞銀證券代表,本身為證監會持牌人士,撰寫人並無持有文章提及之證券,而瑞銀證券是瑞銀認股證及牛熊證之流通量提供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