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環球股市回穩,精於併購的和記黃埔(013)並無選擇入市,反而有意增加風險較低的債券投資。和黃昨日公佈,已與大股東長江實業(001)及持股35%的加拿大赫斯基能源訂立協議,未來有意在市場購入兩者發行的債券,總額不超過163.8億元,即和黃截至去年底止流動資產淨值的20%。 記者:黃偉強、劉美儀
其實,和黃持有85%的長江基建(1038)本月初表示,可能在市場購入和黃債券,上限22億元或累計流動資產淨值20%。會計界人士指出,現時企業貸價格處於低位,再下跌風險較少,現階段以低價購入債券,若債價未來上升,便可將差價視作利潤入賬。
他指出,能否入賬視乎企業將債券列入那一類投資,若果是「持有至到期」,便不會有利潤;若是「可供出售投資產品」,以市價計算投資,便可將差價視為利潤入賬。他表示難以估計和黃最終購入多少債券,關注和黃這類大企業,現時仍選擇買入低風險、流通性高的企業債,顯示集團不看好未來經濟發展。
擬節省發債利息支出
資本市場人士亦認為,和黃有意購回同系機構二手市場債券,部份原因或與節省發債利息支出有關,該公司早前發行15億美元環球債券,息差為同年期國庫券息率加500點子,但同系機構的二手市場未到期債務,息差可能已擘濶至高於500點子,與其將集資所得又未有即時投資項目配對的額外資金,存放銀行收取接近零息,不如用作購回同系債務,資金「一出一入」後,可即時賺取兩批債務之間的息差,慳回利息支出,將反映到集團綜合損益帳上。
買賣可賺兩批債券息差
恒生銀行(011)投資顧問服務主管陸庭龍表示,若公司有額外可動用資金,按目前二手市場價回購債券,較到期日以票面值100%本金贖回時,有一定折讓比率,便構成提早贖回誘因。
此外,全球減息效應下,環球高息債券市場近期稍見喘定,惟風險溢價仍然頗濶,故以投資角度看,若市場逐步回穩,息差將從現水平收窄,意味價格趨升,亦成為購入信貸風險相對穩健的二手市場債務誘因。
和黃解釋訂立購買債券協議,因過剩流動資金只可帶來低回報。考慮投資關連公司的債券,是審慎的投資策略,亦符合股東整體利益。
重整債務
英滙豐75億提早贖債
滙控(005)旗下英國滙豐銀行,向一系列貸款抵押證券(CLO)持有人,發出現金贖回的邀約方案,提早購回投資者所持之未到期優先(senior)及初級(junior)CLO債務,滙豐透過持有人競價投標形式,按CLO票面值一定折讓比率作價回購債務,合計涉資最多達6.5億英鎊(75.08億元),邀約有效期至本月28日終止。
年底前增內地分行
《彭博》通訊引述滙控發言人JezzFarr表示,回購CLO行動,是配合集團對資產負債表的管理。根據公佈,由MetrixFunding及MetrixSecurities發行、分別在2018及2019年到期的優先及初級債,未償還總額分別為42.17億英鎊及4.37億英鎊,滙豐回購價最多為5億英鎊及1.5億英鎊,換言之回購價平均折讓率達88.14%及65.66%。
另外,滙豐銀行旗下滙豐(中國)行政總裁翁富澤在博鰲論壇接受《路透社》訪問時表示,滙豐的內地分行數目,今年底前將會從19間增加至23間。
分支行網點則從82間擴大至100間,年內並增聘約1000名員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