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綫藝員晒冷拍73家租客停產22年 邵氏再戰影圈

無綫藝員晒冷拍73家租客
停產22年 邵氏再戰影圈

由邵逸夫一手創立的邵氏電影王國,自87年停產後,22年來再沒以邵氏牌頭開拍電影,然而為慶祝邵氏成立半個世紀,將落實今年再以邵氏牌頭開拍3部電影,其中兩部與六叔創立的電視王國無綫合作,除下月開拍的《Laughing哥前傳》外,無綫更會動員全台小生花旦合演《七十三家租客》,為邵氏半世紀紀念作省靚招牌。

電影王國邵氏兄弟(香港)有限公司由現年101歲的邵逸夫(六叔)於1958年一手創立,迄今逾半個世紀。87年邵氏宣佈停產後,至今已22年,近日邵氏為紀念成立半世紀,決定再以邵氏名義開拍3齣電影,其中兩部與姊妹公司無綫合作,廣邀影星與無綫藝員擔綱演出,至於謝天華主演及邱禮濤執導的《Laughing哥前傳》,正是邵氏再戰江湖的第一炮。

將軍澳邵氏影城繼《色,戒》後,將搭建廠景拍攝《七十三家租客》。

邵氏由現年101歲的邵逸夫一手創立,曾培育出不少獨當一面的影視紅星。
資料圖片

李力持執導新片

據悉邵氏為慶祝成立半個世紀,今年本來只計劃開拍兩部電影,一部是與無綫合作的《七十三家租客》,另一部則與英皇合作,其後因見謝天華在無綫劇集《學警狙擊》中飾演的Laughing哥一角深受觀眾及網民愛戴,邵氏遂趁勢與無綫火速合作開拍多一部《Laughing哥前傳》,並安排在8月暑假檔期上映。
至於原來作為頭炮的《七十三家租客》,雖然押後至7、8月開拍,但卡士陣容方面將是邵氏今年開拍的3部電影中最強的一部。據悉,這部《七十三家租客》乃是以1973年由楚原執導的邵氏賣座電影《七十二家房客》作故事藍本,由李力持執導,演員除落實曾志偉和吳君如外,還會動員無綫全台小生花旦參與演出,情況就如當年《七十二家房客》中加入無綫藝員沈殿霞和何守信等一樣。
記者昨日致電無綫製作資源部總監樂易玲了解時,她說:「邵氏今年係會開拍3部電影,其中《Laughing哥前傳》同《七十三家租客》都係同TVB合作。」

謝天華主演的《Laughing哥前傳》,是邵氏(箭嘴示)再戰江湖的第一炮。

曾志偉和吳君如兩位搞笑能手獲邀合作主演《七十三家租客》。

邵氏影城搭廠景

至於李力持昨日則在電話中說:「呢部戲預計7、8月開,我家度緊劇本,演員除咗曾志偉同吳君如之外,仲有TVB全台嘅小生花旦,另外亦會考慮搵埋歌星客串演出。」問到新片是否翻拍當年《七十二家房客》時,李力持否認說:「冇可能翻拍,因為家都唔會有樓下閂水喉呢回事,我哋只係以《七十二家房客》做藍本,當中會加插一啲以前嘅舊片段,但實際故事內容就唔方便透露啦。」李力持又透露新片廠景將在將軍澳邵氏影城搭建,而據他了解,這是繼李安執導的《色,戒》後,第二部在該大型廠房內開拍的電影。
採訪:戴彩煥

娛樂資料庫:邵氏出品 屢創佳績

「邵氏出品,必屬佳片」,一句簡單口號已勝過萬言宣傳,而邵氏電影片頭總會以大鑼大鼓伴奏着邵氏Logo(左圖)出場,保證觀眾沒有看錯電影,相當架勢。

年份:1958年
事件:邵氏兄弟(香港)有限公司成立,邵逸夫任總裁。

年份:1959年
事件:邵氏出品《江山美人》(右圖)於第六屆亞洲影展中奪得最佳影片。

年份:1963年
事件:《梁山伯與祝英台》在港、台兩地叫好叫座,掀起黃梅調電影熱。

年份:1967年
事件:張徹執導、王羽主演的《獨臂刀》上映,開創武俠片潮流。

年份:1969年
事件:方逸華加入邵氏,在採購部工作。

年份:1973年
事件:楚原導演的《七十二家房客》上映,打破香港票房紀錄。

年份:1982年
事件:投資荷李活科幻電影《2020》(BladeRunner),該片由夏里遜福(HarrisonFord)主演。

年份:1986年
事件:將影城出租給無綫電視。

年份:1987年
事件:邵氏宣佈停止生產電影。

年份:1988年
事件:邵氏兄弟與電視廣播有限公司合組大都會電影公司,由方逸華負責,創業作為《撞邪先生》。

年份:2003年
事件:與中國星合作投資11億港元,於將軍澳興建香港電影城。

資料來源:《蘋果》資料室

電影資料庫:《七十二家房客》諷刺時弊

邵氏再投產,決定翻拍73年舊作、楚原執導的電影《七十二家房客》,新片改名《七十三家租客》,動用無綫一眾小生花旦演出。其實當年的《七十二家房客》也起用了不少無綫藝員,包括何守信、沈殿霞、鄭少秋和杜平等,故事背景為五、六十年代,以嘻笑怒罵手法諷刺時弊,如杜平和鄭少秋飾演的消防隊目便有一句經典對白:「有水有水,冇水冇水;有水過水,冇水散水」,反映當年貪污猖獗。該片收560萬,擊敗李小龍主演的《猛龍過江》成當年票房冠軍。
其實《七》片改編自同名話劇,借警察三六九到處攞着數反映社會不公平現象,63年導演王為一也曾翻拍此劇本,以反對逼遷為題,批判意味頗重。

話你知:日本流行一條龍服務

邵氏將於下月開拍Laughing哥前傳電影版,無綫擺明食住條水搵銀,但這種一條龍服務在日本早已流行多時,如織田裕二翻身之作《跳躍大搜查線》,劇集於97年推出即報捷,兩度拍成電影,其中《封鎖彩虹橋》在日本上映3日即狂收1.2億港元;至於木村拓哉與松隆子主演的日劇《律政英雄》,07年電影版在日本上映3周也狂收3.3億港元。
福山雅治與柴崎幸主演的日劇《神探伽俐略》創下22.2%超高收視,電影版《容疑者X的獻身》,在日本上映1個月也錄得3,000萬港元票房。不過香港觀眾習慣了電視撈飯,要他們購票入場睇電視明星,如意算盤未必打得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