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屯門區一名入選籃球校隊的13歲中一男生,昨晨在學校操場與同學打籃球期間發生意外,事主上籃時被對手攔截,失去平衡跌下,右邊頭部着地,導致頭骨凹陷,鮮血由右耳滲出,送院搶救後仍危殆,要觀察24小時確定是否有後遺症。
記者:周鴻熙
受傷男生黃飛陽在屯門愛明里8號嗇色園主辦可藝中學讀中一,家有兩姊,其父任職水務署外判工程公司,住屯門置樂花園,得知愛子受傷後一度以為他與人打架受傷,並急急休假一天趕到醫院探望。據稱,飛陽屬運動健將,擅長長跑和球類,是田徑校隊及籃球隊成員,曾代表學校以20分鐘跑完5公里,奪得「屯門2009長跑比賽少年組」亞軍。
送院時半昏迷
可藝中學校長何潤和說,昨日中一級同學毋須上課,準備到海洋公園作課外學習。飛陽與5名籃球校隊隊友出發前,在學校利用半個籃球場三對三「鬥波」。至早上約8時25分,飛陽走籃之際,綽號「番薯」的同學攔截,其間右腳撞到飛陽;飛陽被撞跌,右邊頭部先着地,右耳滲出鮮血。同學大驚通知老師,有懂急救的老師見狀知他傷勢嚴重,不敢輕易移動,於是立即致電報警,由救護車急送醫院。飛陽送院時半昏迷。
醫生稱,飛陽右邊頭骨一度凹陷,有瘀血壓住神經線,經三小時手術後,凹陷部份已逐漸回復原狀。飛陽目前情況仍屬危殆,需在深切治療部留醫,觀察24小時始確定是否有後遺症。飛陽十多名同學和老師結束海洋公園活動後昨晚帶同果籃趕到醫院探望。
插喉未能進食
據稱「番薯」對撞傷好友十分內疚,整日十分擔心悶悶不樂,昨晚帶着自製三文治給好友吃,並一度眼濕濕,他獲准進入病房探望,惟飛陽因仍插喉未能進食。
林校長稱與飛陽傾談,見他對答如流,記得自己曾打籃球受傷,但忘記當時為何墮地。同學們得知他已好轉,均感到欣慰。
中文大學腦外科副教授黃國柱指出,耳道出血是骨裂的現象,因為骨裂會傷及中耳或外耳導致流血。部份頭骨骨裂會造成腦出血,需要施手術取出積血,至於頭骨撞凹的後遺症要視乎創傷程度,最擔心是傷口受感染演變成腦膜炎。他說,一般腦部受創患者,可能會出現頭痛、失憶及記性差的情況,不過只是短暫性。如傷及神經線,有可能影響活動及語言能力。
量力而為
籃球列第三受傷率最高運動
體育節目中,籃球明星或飛身上籃,或騰空「入樽」,令籃球迷看得如癡如醉,紛紛效法。有體育學系專家指,打籃球在運動創傷中排三位,青少年要量力而為。
頭部跌傷少見
籃球小將黃飛陽打籃球時被對手攔截撞跌,頭部重創,情況與今年2月中,荃灣應屆會考生在校內打籃球意外墮地,顱骨破裂相似。
浸會大學體育學系副教授雷雄德指出,以急症室個案統計,本港運動創傷中,足球是受傷率最高的運動,其次是單車,第三位就是籃球。
打籃球受傷,7至8成傷者是「拗柴」扭傷足踝及跌傷膝蓋,跌傷頭部較少見。雷雄德估計,飛陽墮地時未及用腳或肩膀着地,以致頭部受創腦震盪。
雷特別提醒青少年,玩入樽時要跳得高,然後用手「扶一扶」籃筐卸力,再彈跳落地。球員必須有良好體質和技術,切勿胡亂效法籃球明星。
他又呼籲球員別看輕籃球鞋的重要性,一對好的籃球鞋可增加彈跳力,着地時也可抓緊地面,防止跣倒受傷。球員平日要多做彈跳式練習,騰空時肌肉要協調,盡量以腳和肩膀落力,運動前要熱身,保持良好體格和狀態。
本報記者
你想知 想講 想問?
你認為如何方可減少運動創傷?
請即上《蘋果》網頁 http://appledaily.atnext.com留言喇!
或電郵至:mailto:[email protected]
傳真:37112411
手機短訊:638365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