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蓋特納於年初上任前因引述美國總統奧巴馬指中國操縱貨幣而引起軒然大波,更有傳美國財政部報告會批評中國操縱貨幣滙率,不過,財政部昨發表該報告,提出4點指中國未有操縱貨幣滙率,僅指人民幣滙率偏低。有學者指,美國對華態度軟化與中國國力相對上升有關。
認為中國無操縱滙率
美國財政部發表的國際經濟及滙率政策的報告指,過去8個月,人民幣滙價升16.6%,而外滙儲備下跌,顯示中國外貿弱及資本流出,又指刺激經濟措施帶動經濟平衡發展,毋須抑制滙率來支持出口,加上中國債務不高,所以中國沒有操縱貨幣滙率,惟報告仍指人民幣滙率偏低,而美方會續就此與中國商討,包括今年夏天中美戰略與經濟對話。美財政部每半年均會向國會提交此報告以審視各國財金政策。
中國外交部發言人姜瑜回應指,中國將繼續推進人民幣滙率改革,目標是在合理水平上保持人民幣穩定。
經濟學家關焯照認為,現時人民幣相對其他貨幣沒有貶值,加上中國經濟相對其他國家表現仍較強,所以理論上人民幣有升值空間。他又指,美國對外態度很視乎美國國力及政府所需資金,現時美國需要資金應付龐大支出,故得罪中國,對美國沒有好處,但若他日美國經濟好轉,相信態度又轉強硬。
措詞不及布殊時代強硬
今次為奧巴馬政府首份財政部報告,在處理中國的內容上,用字明顯較布殊年代溫和,去年12月的財政部報告6次用上「干預」(intervention/intervened)來形容中國處理人民幣滙率的手段,今次僅用上1次,整體亦不及以往強硬。
時事評論員劉銳紹指,G20會議後美國及西方國家對中國寄望增加,因此美國姿態上對中國作出讓步,整體對華會向鬆調節;另外,由於中國手上有七成是美元資產,抽資恐令該資產價格不穩,所以中國亦作出妥協,包括繼續購買美債,令中美形成互相依賴的局面。
根據美國財政部最新公佈數字,中國2月份再增持美債,惟增長幅度較去年慢,僅46億美元。08年全年中國增持美債共2470億美元,平均每月增持210億美元美債。
截至2月底,中國持有美國國債達7442億美元。
美國財政部報告對華態度稍為軟化
08年5月 人民幣滙率明顯偏低。
TheRMBremainssignificantlyundervalued
08年12月 人民幣滙價被大幅低估。
Therenminbiissubstantiallyundervalued.
09年4月 人民幣滙率偏低。
Therenminbiremainsundervalu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