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生影畢業相,手持小熊,甚至手抱洋娃娃嘅,近十幾年來,甚為時興,陶傑以此為題材,亦寫咗好多篇。大學畢業,出社會做工咯噃,仲要攬住洋娃娃?不過有時聽見一啲父母叫已入大學嘅兒女為baby,咁就一啲都唔奇,既然父母成日以為兒女不懂事,照顧到無微不至,由兒女入幼兒院以至入大學,都係態度一貫嘅,啲兒女點會成熟呀?唔怪得入到大學圖書館,聽到館員叫大學生為「同學仔」,初初聽見,覺得好笑,諗深一層,就一啲都唔好笑。
問一位館員,何解叫大學生為「同學仔」?佢在圖書館工作凡三十年,曾見好多高官名人在大學讀書,當年讀書時都經過佢手借書,佢對一啲名成利就嘅叻仔叻女,仍然如數家珍。佢話:「稱呼大學生為同學仔,係最近幾年之事。大學新生好似一年比一年不成熟,大頭蝦到極,在圖書館遺留手機、荷包、私人物品者,數不勝數。記得啲高官仍然在校之時,呢類事件比較上少好多。」
既然仔女入咗大學,畀佢哋自己管自己,撞吓板,從錯誤中學習,係培養仔女成熟嘅好方法,但係香港父母每每愛護子女心切,往往有事就代為出頭,咁就向子女送出錯誤信息矣。一位女學生在圖書館唔見咗荷包,用手機向媽咪報告,並叫圖書館人員:「唔該你同我媽咪講!」館員為之愕然。學生失物,圖書館會備案,叫所有館內人員留意,搵番荷包就送回嘅啫,點解要「同你媽咪講呢?」館員不允,次日佢嘅波士就收到「媽咪」投訴,話館員態度不友善,不關心學生!有咁充滿愛心嘅媽咪,女兒讀完大學之日,怕仲係要媽咪代選新衣影相,代揀埋洋娃娃㖭。
好幾年前,有中學生參加英語遊學團,到咗英國後,有學生唔鍾意床板硬,食物難啃,打電話回港向家長哭訴,家長向主辦單位(一間著名機構)問罪,搞到該機構立即派人到英國實地調查,以後不再辦遊學團,避免家長不滿就投訴。到英國遊學想住大酒店,食安格斯牛扒咩?不過香港家長既有如此作風,學生要求高,有乜稀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