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國留學曾是內地學子狂熱追捧的目標,特別是改革開放初期,能出國留學者多是學業成績突出者,在外國浸幾年「洋墨水」後,返回內地發展每每大受歡迎。這些海外留學歸來的人,也被統稱為「海龜」,即海歸諧音。
內地大學水平不斷提高
隨着改革開放深入,自費留學大為方便,出國留學成潮,有錢就可以出國讀書,以至「海龜」質素良莠不齊,「海龜」在國人眼中,亦漸漸失去吸引力,加上內地名牌大學與外國交流也越來越密切,水平不斷提高,培養出來的學生更符合「本國水土」,「土鱉」取代「海龜」,漸成趨勢。
金融海嘯下,「海龜」回國找不到工已不是新聞。上月15日,一位留日歸來女學生因找不到工作,不堪生活重壓,在深圳跳樓自殺;同月28日,一名留學韓國多年的博士返回內地,也因找不到工作發狂,醉酒後在一個停車場狂毆一名78歲老人。
據中國教育部早前公佈,1978年至去年,中國各類出國留學人員達139.15萬人,留學回國人員近39萬人,中國留學生足迹遍及世界109個國家和地區。
本報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