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本質上說,整容和化妝是同一回事,都是用後天手段改變先天容貌,只是前者效果更持久而已,且一旦改變,較難還原。
整容和化妝導致的結果也差不多,都是用當事人的時間、精力、金錢換來旁觀者的視覺享受。我們在街上看見一張美麗的面孔,不論那面孔的製造者是面孔主人的父母、醫生,抑或神乎奇技的化妝筆,又有甚麼關係呢?連嬰兒都可以在實驗室的試管中無中生有了,別人的身上多了兩袋鹽水或少了一條皺紋干卿底事?
在一個全民化妝的時代,女人修飾容顏,男人矯飾性格,手段相似,都是為了改變先天形象,讓自己看上去更加討別人喜歡,以爭取自己在這個世界的生存資本。絕大多數人接受化妝,憎厭整容,說到底,不是崇尚天然,只是抗拒不平等現象。
畢竟,整容是少數人的專利,動動刀子打打針,動輒是五、六位數字的開銷,很多人連做一個增髮療程都要左右思量,當然見不得別人拉一拉面皮就拂走了時光的浮塵。
除非整容廉宜化普及化,每個人都可以像為衣服換季那樣隨潮流指標更換外貌身材,今年裝彈明年拆彈,今季豐唇下季削腮……否則,整容者的確是眾矢之的,那意味着小眾人享受了特權,人無他有。所以,尚未被物質文明侵蝕的貧瘠國家的國民,快樂指數總是相對偏高,因為人無我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