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蹟沒有再出現,讓我愛恨交纏的利物浦最終敗在車路士腳下,緣盡今季的歐聯錦標。
看自己擁戴的球隊比賽比看其他球賽過癮得多、肉緊得多。當擁戴的球隊進入重要賽事的決賽或與死敵碰頭(如利物浦碰上曼聯),從電視開始轉播,球員熱身的一刻已開始心跳加速,口乾喉涸,手心冒汗,坐也不是,站也不是,比考會考前夕還要緊張。開賽後若果球隊處於劣勢或落後,心情登時下沉,話也說不出來。到球隊攻破對手大門,反敗為勝,「死狗」登時變「惡狗」,懶理是半夜或清晨都不免大呼小叫一番。還記得零一年英國足總盃決賽,利物浦前鋒殺手奧雲在中場附近以爆炸力放甩阿仙奴的後衞,長驅直進禁區射入,讓利物浦打破多年的錦標荒。奧雲入球的一剎那,真的整個人跳起拍掌大叫。
可惜後來利物浦找來了只懂計算,只懂教球隊打「孤寒波」的領隊賓尼迪斯。這位先生買球員的眼光比費爵爺、摩連奴差一大截,羅致的球員要不是名大於實,就是不配合球隊的需要,從熱刺高價買入的羅比堅尼就是最典型的失着。更糟的是利物浦在他手上變了典型的海鮮波,對弱隊毫無把握取勝,對強隊只是間有佳作,一點霸氣也沒有,教我這個二十多年的利物浦擁躉越看越傷心。
零五年歐聯決賽,身在波蘭的我掙扎了好一會才決定看電視直播。掙扎是因為擔心表現飄忽的利物浦會被攻守兼備的AC米蘭蹂躪,果然,一開賽利物浦便處於下風,前鋒沒精打采,後衞慌失失,輸了一球又一球;到中場休息已是三球落後,氣的我連話也說不出來。想想往下來利物浦只有多失幾球的份兒,便狠心關掉電視,倒頭睡覺,無眼睇!
次天早晨起牀,拿起酒店送的報紙一看,簡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利物浦創造了奇蹟,憑十二碼反勝AC米蘭,而我則錯過了這個奇妙的時刻,真是愛也不是,恨也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