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電影 - 塵翎

人的電影 - 塵翎

喜歡賈樟柯的電影,因為裏面總有濃郁的人味,不管是大時代還是大城市,看到的是那些苦苦掙扎、隨處飄盪的小人物,他們的命運就是現代中國人的命運。把他的幾部作品串連起來,就是中國人的現代史。
據說,他的下一部影片拍的是晚清時代,思考路徑是:一百多年來,中國忽然現代了,但感覺上中國人沒有做了甚麼事。這一點令我期待,坦白說,這也是一直以來我看中國歷史的角度與疑問,從晚清到民國到中共建國,中國社會翻天覆地,但是中國人的精神面貌又經歷了甚麼轉變?外在的豐功偉業容易誤導與迷惑,讓人避開了透視內在的問題。
現在都說甚麼中國第幾代導演,代際的分歧,或許不是風格與題材的問題,而是思考立場與關注點的差異。當上一代大導傾盡心力在營造宏偉的視野與氣勢(傳奇多於現實),新一代電影人無疑更費神在觀照微細環節與小人物,實則以小觀大。
賈樟柯教人驚喜之處是,他不排斥跟體制合作。他相信若要把小眾聲音與視點帶進主流,最終改變社會,必須走進體制。他卻有足夠的自信,確定自己不會被體制改變與吞噬。我們最好信任他的自信與能力。我想,在中國情境,個人只要沒有自我神化,所有改革與吶喊都是安全的。
為甚麼還要走進電影院看電影?那就是觀影始終是神聖的,只因還有這些有心人絮絮不休地說着生命是怎麼一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