樓市風雲:「逆按揭」在港暫未有市場 - 梁理中

樓市風雲:「逆按揭」在港暫未有市場 - 梁理中

「逆按揭」在歐美國家十分流行,有關的安排是讓業主從其擁有物業的「資產剩值」,經「抵押」方式轉換成一些款項,一次過或按期取用,而所借款項,連同利息及其他費用(包括壽險保費),只需於「逆按揭」到期日,或業主過世後方清還。

抵押物業換生活費

該產品通常適用於較高齡或已退休的業主,透過將物業抵押予銀行後,按月提取生活費,有關抵押物業的「資產剩值」因而不斷下降,直至最後達到該物業的「抵押值」時,生活費就停止取用。由於產品附有人壽保險效應,故業主在停取生活費後,仍可在抵押物業內繼續居住,直至百年歸老。
香港目前仍未有「逆按揭」的市場,皆因本地長者業主對按揭及財務認識較少,要他們真正了解如「逆按揭」般複雜的產品,並非易事,而部份較迷信人士,亦不願主動將日常財資安排,與死後遺產處理,一併討論,認為是不吉利。

文化傳統差異成關鍵

事實上,目前本地仍有不少長者,希望能將所擁有物業,留存給下一代,但涉及「逆按揭」抵押物業,日後大有機會被銀行收回出售,以抵銷相關按揭欠款,這並非一般長者所願;此外,本地長者普遍較期望與子女同住,遇有經濟困難時,大家掏腰包幫助對方。因生活文化與傳統,相對外國鼓吹父母與子女的獨立生活與財政屬兩碼子事,故「逆按揭」現階段,未必容易受本地長者普遍歡迎,而相關市場亦有待開發。

梁理中
mailto:[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