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論多麼高深的學問,真正通達的人,都能用人人都明白的通俗語言講出來。
對20世紀以來人類生活影響最大的科學理論是愛因斯坦的「相對論」。「相對論」剛提出來時,據說全世界只有幾個高明的科學家看得懂。
一個老太太在看完電影《卡門》後在電影院門口正巧遇到愛因斯坦。於是就問:「能解釋一下什麼是相對論麼?」愛因斯坦說:「當你在家焦急等待你的孫子回家的時候,10分鐘是多麼的漫長,而你在看電影《卡門》的時候100分鐘是不是感覺多麼的短暫。這就是相對論。」
愛因斯坦另一個關於相對論的著名解釋是:「你同你最親的人坐在火爐邊,一個鐘頭過去了,你覺得好像只過了5分鐘!反過來,你一個人孤孤單單地坐在熱氣逼人的火爐邊,只過了5分鐘,但你卻像坐了一個小時。──唔,這就是相對論!」
美國作家布萊恩(D.Brian)寫的《愛因斯坦》(Einstein:ALife)這部書中,提到一則愛因斯坦所喜歡的笑話:「有一個人,他的汽車有很多毛病,於是去車廠修理。修車師傅仔細把每個部位檢查一遍後,突然停下來,然後向車子猛踢。踢完之後車子的問題完全解決了。車主非常滿意,但他看到賬單價錢就嚇了一跳,因為修車師傅要收25美元。當時是1940年代末期,25美元是一筆大數目。那車主不大高興,要求修車師傅給他開一張明細表。修車師傅在賬單上寫着:『踢車子:25分錢;知道要踢什麼地方:24美元又75分錢。』」
我想,愛因斯坦所以喜歡這個笑話,是因為它以通俗故事解釋了科學理論與科學技術的關係。科學理論要探究的是要踢什麼地方,科學技術就是具體地踢車子。沒有愛因斯坦提出的理論,20世紀的科學技術就得不到這麼大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