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氣麪包」藏殺機 - 李碧華

「出氣麪包」藏殺機 - 李碧華

我也因好奇買了個假麪包玩玩,沒想到暗藏殺機。經常在街頭攤檔發見新奇有趣物,多是日本創意玩具,火速為台灣仿製,內地大量生產,在香港流行。
一砣砣大便、力扔後迅即回復常態的煎蛋、咬指頭玩具匙扣……十元十五元二十元不等。其中那咬指頭塑料小玩具,造型是鱷魚鯊魚怪獸之類,伸指進凶險的口腔按下一個牙齒,無恙可退出來,否則隨機咬噬。本是多年前舊物,近日重新流行,無綫《掌故王》那「是非啄」環節也仿效之,不過只有「是」、「非」兩個選擇而已。
還見一大堆「麪包」,仿真度極高,像小餐包菠蘿包紅豆包椰絲奶油包咖喱角……大小、色澤、烤過微黑的邊邊,維妙維肖,打開膠袋還透出濃濃麪包香呢。以為如日式乳房形陽具形大便形滑鼠腕墊,原來不。當用力擠揑,咬牙切齒發洩怒氣,麪包拳成小團,上面得意表情亦糾結扭曲痛苦萬狀。鬆手後恢復原狀。可出氣、減壓、消恨。
但近日有專家表示,這些出氣麪包全由化學品製造:塑膠、發泡劑、人工香料、色素、油漆──表面的油漆含鉛。誤放嘴巴構成危險,輕則傷肝,重會致癌。每回接觸前後,都得用大量清水洗手,否則出氣不行還傷害了自己。「報仇」,真的很麻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