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城記 - 塵翎

24城記 - 塵翎

賈樟柯的《24城記》說的不僅是一個大型工廠變身為大型住宅樓房的故事,還是一代中國人的故事。
在成都市郊的420工廠,一度是製造飛機大炮的國家重點工廠,幾乎像一個自給自足的獨立城區昂然活着,養活了大批本地與全國各地調派來的工人及家屬,從大躍進走過文革。然後,現代化潮流下的工業萎縮掩至,工廠減產,工人下崗,王國崩潰倒閉,工廠變工地築起一幢幢豪華住宅大樓,僅留下舊日工廠瞭望台等作為樓盤裝飾,幾成現代城市景觀的墓碑。
這樣的變化過程,見諸所有現代城市的發展路徑,賈樟柯把鏡頭對準工人,每段口述歷史(有虛構有真實)映照出大時代裏眾生的蒼茫與無奈。工人階級的命運,血淚交纏,而女子比男子更飄搖。
這樣的廠區,照說不是成都獨有。我聽過一些內地朋友的故事,戶口不是在甚麼大城市如上海或北京,而是某個獨立存在的城村,配有編號,做的事涉及國家發展的機密,遂與世隔絕地生活,但甚麼都不缺。那些從城村長大的孩子,都顯得比別人成熟獨立,生活背景也相當單純。人們說起他們的獨特氣質,就說是來自「編號××」的城區。這是可以寫成小說或拍成電影的材料。
中國有太多故事,農村的,城市的,歷史的。現代中國電影可觸及更多題材,《24城記》還不算是純粹的紀錄片,它要說的故事還沒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