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音樂借互聯網延續生命

古典音樂借互聯網延續生命

YouTube交響樂團得以成功組成,在背後發起和積極推動的人,包括音樂家譚盾和鋼琴演奏家郎朗。他們的目的是「成立一個廣納全球音樂人才的交響樂團」,結合網絡社群和古典音樂愛好者,為古典音樂注入新力量,開拓音樂世界的未來。

像無形「絲綢之路」

曾以電影《臥虎藏龍》配樂贏得奧斯卡最佳原創音樂獎的譚盾,去年開始招募樂團成員時曾說,互聯網就像一條無形的「絲綢之路」,連接着世界各地的人,YouTube網站則為全球音樂愛好者搭建了虛擬舞台,他期待看見一些尚未被發掘的音樂天才在這個舞台上展現創造力。
美國邁阿密一個藝術基金的主席伊瓦爾根(AlbertoIbarguen)指,「想令任何一種藝術得以成功和生存下去,沒有比爭取到新聽眾或觀眾更重要的事。」他讚揚有份發起YouTube交響樂團的音樂總監托馬斯,「利用新媒體技術,在新聽眾喜愛的平台、喜愛的時間,接觸古典音樂」。
事實上,YouTube交響樂團成員的試演片段,為YouTube吸引到更多上網人潮,樂團的網頁過去3個月吸引到1,500萬人次瀏覽,證明互聯網與古典音樂世界不相互排擠。
美國《俄勒岡人報》/英國廣播公司

樂壇聖殿--卡內基音樂廳

卡內基音樂廳(CarnegieHall)是高雅藝術的聖殿,能夠躋身在這裏表演的,都代表了他或她在古典音樂或流行音樂的成就獲得肯認,造詣已踏殿堂級人物。
卡內基音樂廳是美國慈善家卡內基(AndrewCarnegie)斥資於1891年建成,也是紐約市第一座大型音樂廳,建築採用文藝復興風格,安裝了世界一流的音響設備。音樂廳首演當天,由柴可夫斯基擔任客座指揮,吸引全紐約名流觀看,入場觀眾等了個多小時,才得以下馬車進入大廳,場面墟冚。1950年代,市政府企圖拆掉音樂廳作市政建設,幸好小提琴家斯特恩(IssacStern)發起運動,才得以保住這幢殿堂級音樂廳,免被改建成辦公大樓的厄運。
維基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