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鏈球菌藉口腔傷口入侵

中華鏈球菌藉口腔傷口入侵

【本報訊】可令心瓣受損病人感染後死亡的中華鏈球菌,原來活躍於我們的口腔內。香港大學微生物學系一項研究分析近100名健康人士的口水樣本,發現超過兩成帶有中華鏈球菌,專家指此病菌雖然對健康人士影響不大,但提醒有心瓣毛病的患者,在接受口腔治療前應先服食抗生素殺菌。

引發心瓣炎死亡

為了確定中華鏈球菌潛藏的地方,港大微生物學系一項研究收集100名健康正常人士的口水樣本進行化驗,發現其中22個樣本含有中華鏈球菌,但帶菌並不影響他們的身體健康。
負責有關研究的微生物學系教授胡釗逸指,本港已證實最少三宗心瓣發炎的死亡個案是由中華鏈球菌引發,在歐洲也有數宗相關病例,但他相信本港由此病菌引發的心瓣炎死亡病例遠不只此數,單是瑪麗醫院每年最少就有一宗。
他稱,在一般情況下,當確定心瓣炎是由鏈球菌引發,就會盡快為患者處方合適的抗生素治療,未必能再進一步證實是否屬中華鏈球菌感染,故很難準確評估感染個案數字。
當口腔有傷口流血,中華鏈球菌便有機可乘入侵身體,胡釗逸解釋健康正常的人在細菌入血時,白血球可將細菌殺死;但慢性心瓣病患者較難抵抗中華鏈球菌入侵,細菌可隨血液流至心瓣,並引發致命的心瓣炎。
胡釗逸提醒慢性心瓣病患者要特別注意口腔健康,對口腔出血不能掉以輕心;當要接受口腔治療時,例如脫牙或洗牙,需先服食抗生素,盡量清除口腔內的中華鏈球菌,預防心瓣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