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金融海嘯後,本港銀行回歸傳統存貸業務,隨着新造按揭價格戰漸趨激烈,戰場轉至吸納定期存款。渣打銀行(香港)個人銀行業務存款及賬戶管理總監黎馮佩齡表示,透過推出各種新存款產品,希望今年存款額增長超越去年的20%。
她說去年渣打香港個人存款增長20%,遠高於市場的3%,主要由4種存款產品帶動。該行今年首季存款業務,較去年第四季有單位數增長。黎太指今年市況仍波動,料客戶首選穩健的銀行,亦要求具靈活性、合理的回報,估計定期存款有一定需求。她希望今年新增定存戶口,較去年有雙位數增長。
首推拆息掛鈎定存吸客
該行近日推出首隻以本港銀行同業拆息(HIBOR)為基礎的定存產品「紅利遞增定期存款」,冀吸納全新資金,入場費最低10萬元,以3個月HIBOR為基礎加額外年利率,以一年為期,每3個月續期一次,額外年利率亦每季遞增,若客戶在每季到期日的提取期內選擇贖回存款,該行將每10萬元收50元行政費,有關季度利息亦會按比例支付。若在提取期外贖回存款,則要罰款。
HIBOR隨時變動,新推產品並無鎖死利率上限,黎太表示,該行有專業人士監察風險,產品推廣期至5月底,屆時會再檢討。
中小型銀行亦以高息定存吸客。中信嘉華銀行旗下CITICfirst客戶以全新資金開3個月定存戶口,首3個月分別享牌價再加0.1、0.2及1.3厘額外年利率。指定外幣,額外年利率0.65厘,入場費50萬港元。雖然競爭白熱化,中信嘉華零售銀行財富管理及零售信貸部主管劉月屏表示,對未來業務樂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