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歷過去年的金融海嘯,百年老店雷曼倒閉,滙控(005)股價竟會跌回十多年前的水平,恒指亦會回落至接近上一個牛市的起步點。這種驚人的震盪,令很多傳統的穩健投資者頓陷迷茫。而市場上亦開始出現了一些想法,就是認為傳統的長線投資法門「買入並持有」(BuyandHold)已失效。在過往,由於出現了太多的成功例子,令大部份投資者都相信此乃「永垂不朽」的投資法門。
現今的投資市場,絕對不能將一些傳統智慧及理論不加思考而「活剝生吞」。過往的成功事例只是歷史,成功的原因亦有其當時的獨特條件。若將此等策略應用於今時今日,必定要清楚了解客觀的因素有否改變,過往令其成功的條件是否相符?
筆者在06年底至07年,已不斷指出BuyandHold絕不是穩贏的方法,而基金公司叫大家不要經常更改強積金組合就是典型的「買入並持有」策略。原來平均買入法,不理會價位高低,是極之錯誤的做法,但跌了這麼多下來,才說BuyandHold沒用,實已於事無補。反而,近半年至一年才是採用「平均成本法」入市最佳時機。
和黃追落後睇45元
其實「買入並持有」的策略本身並沒有問題,只是太多人根本不明理論的假設,兼且沒有評估到資金流向及衍生工具的衝擊力,因而中伏。當日筆者在牛市三期提出的不要長線買入的論點,終於在今天得到認同。惟現在的環境(熊市末期)卻應該是進行長線投資的時機,不應是棄用此策略之合適時間。
回說大市,15000點關口好淡爭持,股份已累積了頗大升幅,暫難找到具把握的短炒推介,只有和黃(013)仍落後,目標45元。
作者沈振盈為證監會持牌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