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與世界:奧巴馬得到甚麼? - 柯翰默

美國與世界:奧巴馬得到甚麼? - 柯翰默

柯翰默CharlesKrauthammer 《華盛頓郵報》專欄作者

奧巴馬在捷克布拉格發表的重大外交政策演說中,承諾美國要建立一個沒有核子武器的世界。他留意到僅數小時前北韓發射飛彈,然後大言不慚宣告:「規則必須有約束力,違者必須受罰。諾言必須有意義,世界必須站在一起,預防這些武器擴散。現在該是有強硬國際反應的時候了。」
難以想像還有那個總統會發表比這更空洞的呼籲。北韓厚顏無恥地蔑視聯合國決議案中,禁止此類發射的第七章規定,這就是「約束力」。對此,奧巴馬召集的「強硬國際反應」是甚麼?
聯合國安全理事會緊急會議沒有任何結果,沒有制裁,沒有決議,甚至沒有發表聲明。中國及俄羅斯宣稱沒有發現任何違規事件。他們甚至不允許一份膽敢表達「關切」的聯合國聲明,更別說譴責了。
在英勇地鼓動國際社會並召集聯合國會議後──其實這都只是虛構及鬧劇,奧巴馬進一步的反應是甚麼?翌日,他的國防部長宣佈大幅刪減飛彈防禦系統,包括暫停進一步在阿拉斯加部署,用來準確擊落北韓洲際彈道飛彈的攔截器。上述情事,就是奧巴馬承諾恢復美國外交政策的「現實主義」。
他無疑地擁有願景。奧巴馬沒有依賴美國在飛彈防禦上的獨特科技優勢,提供核子安全措施,反而大膽當起表率。如何做呢?藉由承諾他的國家將裁減軍備,他在布拉格向歡呼的聽眾保證,承認《全面禁止核試驗條約》。

美俄重啟裁軍會談

說真的,美國早就自願遵守該條約十七年了,現在再說美國承認該條約,要怎麼樣促使北韓停止且打消發展核武的念頭,並導致伊朗化核武為犁頭?
奧巴馬與俄羅斯重啟裁減軍備會談。這真是廢話連篇,即使把兩個國家的軍火庫各裁減一半,借用英國前首相邱吉爾的不朽名言,美俄仍然能「炸它個天翻地覆」。
進行有關多餘核武的談判,傷害不大,因為不會有甚麼危險的後果。但是奧巴馬似乎沒有了解到,這些會談對俄羅斯人來說是份禮物,對他們而言,重返過時的列根時期戰略武器裁減會談,就是重返美蘇首腦會議的榮耀。
我並非反對國際關係之中的餽贈,但是若能禮尚往來總是好些。奧巴馬在整趟歐洲行中都處於送禮心境。當英國首相白高敦試着播放他的美國DVD,女皇隨着她的新iPod搖擺時,其他歐洲國家都在享受奧巴馬更過份恭維的禮物。

不斷遭受各國拒絕

奧巴馬帶着滿筐的歉意而來。帶着不同程度的率直或轉彎抹角,他指控自己的人民傲慢、輕蔑及嘲笑,對於種族滅絕、虐待、日本廣島、關達那摩監獄,以及對穆斯林世界不夠尊重,都表示歉意。
而他過份詆毀自己國家所獲得的是甚麼?他想要北大西洋公約組織派更多戰鬥部隊到阿富汗,配合美國在當地增兵一萬七千名。但他遭到無禮地斷然拒絕。
在歐洲方面,他想要更多刺激經濟方案。他一無所獲。
在俄羅斯方面,他沒有得到在伊朗議題的幫助。在中國方面,他得到對北韓採取任何行動的阻撓。
而他為關達那摩得到甚麼?法國,這個人口六千四百萬人的國家,將收容一名囚犯。奧地利人表示他們一個也不會收容,因為內政部長菲克特用無懈可擊的日耳曼邏輯解釋,如果這些囚犯不危險,為何不就把他們留在美國?
被奧地利嘲笑,這一個星期很難熬。然而誰能怪菲克特呢?細想奧巴馬在外國領土上顯示自己國家有多驕傲自大,他扮演哲學家國王,在自己背棄的祖國和溫暖並在歡迎他的世界之間居中調解。
畢竟,那是奧巴馬,不是一些嫉妒的反美領袖,滿意地注意到今天有二十個國家開創了新的金融秩序,而不是「羅斯福與邱吉爾坐在房間裏喝白蘭地」時所創造出來的,然後放馬後炮:「但那不是我們居住的世界,我們居住的世界不該是那樣的。」
對於一個世界領袖來說,慶祝自己國家的衰敗,是極為古怪的。再多來幾趟海外訪問,奧巴馬將會有更多的衰敗可以慶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