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越來越多港人體重超標,沙田威爾斯親王醫院的減肥手術中心每年接獲逾百宗新症,約一半人是因為難以忍受由嚴重超重引發的關節痛及睡眠窒息症而求診,減肥手術則可協助不能持續運動,或對美食缺乏自制力的肥胖一族減磅。該中心現時每周進行一至兩個減肥手術,未來數月更計劃引入可在體外遙控的電動束胃帶,令接受束胃帶手術的病人更易調節胃部容量。
擬引入電動束胃帶
中文大學醫學院上消化道外科主任吳國偉指,根據亞太肥胖手術指引,體重指標(BMI)達37以上,或32以上兼出現代謝綜合症病徵,曾試過以節食、藥物或運動減肥失敗的人士,便要考慮以減肥手術協助減磅。
現行三種常用的減肥手術包括束胃帶手術、胃袖套狀切除手術及胃繞道手術,前兩種適合肥胖不算嚴重的人士,後者則適合體重嚴重超標者,「有啲人太肥,手術要分兩次做,做完第一次手術,減咁一啲體重,再做第二次,可以減低手術風險」。
隨着減肥手術技術改進,吳國偉指手術出現併發症的風險,已由最初超過一成,下降至近年約5%,手術一旦出現併發症,約六至七成病人要再做手術。該中心未來數月計劃引入可在體外遙控的電動束胃帶,手術後按病人情況調節,相信可提升手術的減肥成效。外國正進行多項嶄新的減肥治療研究,包括將電極接駁胃神經,減慢胃部蠕動,令肥胖人士的食慾降低,從而達到減磅效果。
吳國偉指出,約一半人在接受減肥手術前受到關節痛及睡眠窒息症困擾,約四成人已出現代謝綜合症病徵,25%人患上糖尿病,接受手術減重後,患者的慢性病普遍有改善,約三分之二的糖尿病患者更毋須再服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