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願只當內地對口試點 誓與港平起平坐滬爭辦人民幣跨境結算

不願只當內地對口試點 誓與港平起平坐
滬爭辦人民幣跨境結算

【本報訊】國務院公佈五個內地城市成為人民幣跨境貿易結算首批試點,具體管理辦法尚待出台。不過,消息人士透露,上海角色不應僅被視為跨境結算中,與本港這個境外結算地作為一內一外的「對口樁腳」,而是要與香港平起平坐,同樣作為境外結算地,提供人民幣企業帳戶。 記者:劉美儀

據了解,積極要成為人民幣國際貿易結算中心的上海,希望獲准為外資企業在滬直接開設特許境外公司帳戶,令其合資格進行跨境結算的指定大企業,其境外貿易夥伴可將已收人民幣款額,存入滬特許帳戶內,毋須即時結滙,換言之,與本港作為境外結算地提供人民幣企業帳戶,同出一轍,惟最終安排視乎中央對上海呈交方案的決定。

比拼法規服務價格

消息人士說,若滬可直接開辦類似境外銀行帳戶(offshore/overseasbankingunitaccount,簡稱OBU)的金融服務,未來港滬結算優勢比拼,將取決於法規服務及價格水平的角力;境外公司的內地主要貿易夥伴,其業務所在地靠近長三角抑或珠三角,亦有關鍵影響。
內地分析指出,滬港雙邊貿易佔上海外貿比重,遠不及粵港貿易的比例,故跨境貿易的境外結算點若只局限港澳地區,對上海來說並不吸引,上海提交的方案正是反客為主。
港府消息稱,技術上,上海確具發展國際貿易結算中心的可行性,但四個廣東試點理論上亦可進行,外界不必狹隘地聚焦港滬之間的競爭,應發掘本港在配合國家發展策略上,如何從跨境貿易結算中受惠,以及拓展相關業務。
不過,粵省四個試點城市,並不像上海熱衷成為國際結算中心,而且條件上亦沒有優勢。接近中方消息稱,上海是全國外滙交易中心,大量外資企業總部及子公司雲集,伴隨人民幣貿易結算浮現的相關服務,如貿易融資、透支及信託憑據等,日後開價及息差自然較人民幣頭寸有限的香港吸引,但本港法規完善及服務國際化,兩地結算各擅勝場。
財經事務及庫務局副局長梁鳳儀,上周末接受本港電台訪問時稱,港滬兩地可加強優勢互補,本港將成為首個人民幣貿易境外結算地,預料有助吸引更多外國企業來港,開設貿易公司及設立人民幣戶口。
恒生銀行(011)總經理馮孝忠認為,結算管理辦法尚待細則公佈,若境外公司可獲准直接在上海設立特許境外公司帳戶,則在人民幣貿易結算上,港滬將互有競爭,境外公司最終選擇滬抑或港進行跨境結算,將視乎其主要境內貿易夥伴所在地域,靠近長三角抑或珠三角。

視乎貿易夥伴所在地

東亞銀行(023)首席經濟師鄧世安亦說,港滬兩地互有優勢,本港作為國際金融中心,在法制及網絡上具有優勢,而且作為人民幣首個境外結算地,將有利吸引外商及珠三角港商,透過本港開立人民幣戶口結算。
內地媒體《上海證券報》報道,上海呈交中央審議的跨境貿易人民幣結算方案,跨境地不僅為港澳區,亦包括台灣、東盟以至俄羅斯,已與人民銀行簽訂貨幣互換協議的地區,亦埋下成為未來跨境貿易地的伏筆。
《21世紀經濟報道》則指,上海市已上報了18家企業作為首批試點名單,當中包括上海五礦、上海絲綢等當地大型進出口企業單位。

人民幣國際貿易結算中心

上海優點
*全國外滙交易中心,大量外資企業總部及子公司雲集

*日後開價及息差較港吸引

香港優點
*法規完善及服務國際化

*屬人民幣首個境外結算地,有利吸引外商及珠三角港商

話你知
貨幣未自由化地區 依賴特許外資帳戶

特許境外公司帳戶類似離岸/海外銀行帳戶(一般簡稱OBU)服務,OBU最初出現主要與稅務安排有關,香港是資金及貿易自由進出的市場,故銀行帳戶不分隔為本土或境外兩種。不過,對於貨幣未完全自由兌換的市場,如台灣等,便倚賴OBU服務。
對中國進行貿易的外資公司,除了總部或子公司在中國註冊成為境內公司,貿易交割涉及的人民幣帳項可存放境內人民幣帳戶外,非本土註冊境外公司,便要就人民幣收支帳項,即時結滙售滙。

毋須即時結滙售滙

上海若要成為人民幣國際貿易結算中心,便需獲准為境外公司(即參與跨境結算的合資格境內企業名單下,其境外貿易對手),在當地銀行開立特許境外公司帳戶,存放並就人民幣收支帳項結算,與本港為參與跨境結算的公司開立人民幣企業帳戶一樣。
至於境外公司的人民幣企業帳戶選擇本港或上海,視乎其境內主要貿易夥伴所在地。舉例說,韓國現代車廠與上海一汽大眾,若以人民幣進行貿易結算,單計地域因素,選滬機會較大。
相反,日本本田與廣州汽車,因兩者在穗有大型合資車廠--廣州本田,結算地自然靠近珠三角或在港結算,至於業務覆蓋遍及中國,如美國大型超市沃爾馬或強生集團等,港滬之爭便較為均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