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中國大陸任何城市,除了關注食物欠衞生,水更加要小心。我一直不大喝土產瓶裝飲料礦泉水蒸餾水,據說某些只是水龍頭的生水入樽封蓋,同細菌水無疑。我只喝煮沸開水,自己帶好茶葉,不過仍有怪味。
從前什麼地下水井水泉水雪水……全都清甜、甘冽,都可隨時就地便送進嘴裏,或煮了泡茶,一點顧慮也沒有。稱「活水」──如今是喝了活不成。
連皇帝也愛。當年,乾隆還品嘗各地的泉水,按照水質來做「排行榜」。方法與別不同,特製一個銀斗,稱量各地泉水,同等體積,水愈輕,質愈好。經他測定,以北京玉泉為第一,鎮江中泠次之,無錫惠泉和杭州虎跑又次之。他也認為水質最輕是雪水,可與玉泉媲美,不過雪水從天而降,未入評級。
既然玉泉最好,乾隆每次出巡,都運載隨行飲用。但時間一長舟車顛簸,水會變質變味。我聽過一個「以水洗水」的方法,原來是乾隆發明的。
用一個大器皿盛好玉泉水,加上刻度記號,再傾入其他泉水攪和,玉泉質輕,其他水重,渾濁沈澱底下,那麼浮在上層的便清澈了,舀出存用,次次都喝上清純淨水。
這方法是否經得起科技考驗?今日用炭過濾,是否同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