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梁美寶報道】反映六四屠城慘劇的國殤之柱已擺放香港12年,開始日久失修,原作者丹麥雕塑家高志活(JensGalschiot)為悼念六四事件20周年,近日特別雕製了兩座迷你版「新國殤之柱」送給香港,方便在室內展出。他計劃5月下旬帶同新雕塑來港,屆時並重修現放於香港大學的舊國殤之柱。
高志活昨日接受本報長途電話訪問時表示,一共兩座的新國殤之柱特別為今年六四20周年製作,他希望新雕塑能喚起各界關注當年一批大學生為爭取民主而被屠殺的歷史,也促請北京早日平反六四。他說,兩座雕塑均以人類痛苦的面孔為題材,並塗上代表爭取改善人權的橙色漆油,其中一座只有半邊人臉。為方便在各處擺放及讓更多人接觸,新雕塑體積較小,僅高60厘米。
新雕塑暫未命名,製作費共兩萬歐元(約20萬港元),為悼念六四,高志活願意免費送給本港。他希望將新雕塑擺放於港府管轄的範圍,讓公眾有更多接觸的渠道,「我覺得香港是獨一無二的,市民每年可以自由悼念六四。」若港府不領情,他歡迎各間大學輪流擺放新雕塑。
高志活欲下月來港
去年六四周年前夕,高志活來港遭港府拒絕入境,他坦言,今年正值20周年,雖然他很希望來港,但未知保安局會否准許,他將預早去信保安局查詢,希望獲得放行。他計劃5月21日抵港,屆時將有五位攝影師和助手隨行。若一切順利,他將先往港大維修近日剝落了部份組件的舊國殤之柱,之後再參加悼念六四活動。
支聯會常委李耀基表示,知悉高志活已答允應支聯會邀請訪港,並重修國殤之柱。支聯會促請港府批准高志活入境。他認為,新國殤之柱能表達六四事件的慘痛,「有啲人遠睇覺得佢只係一件雕塑,但近睇個樣就好恐怖,睇到啲人好痛苦嘅表情同感覺,表達出呢段令人好震驚嘅歷史。」李耀基說,目前放在港大的國殤之柱保養較困難,新雕塑體積較小,正好方便在各院校巡迴擺放,支聯會正與各大學學生會商討擺放安排。
新舊國殤之柱比較
國殤之柱
製作年份:1997年
高度:約7米
特色:柱上刻有多個身軀扭曲面容痛苦的人,象徵血腥鎮壓的死傷者。原為鐵銹色,08年由支聯會和五四行動將之漆上橙色
擺放地方:曾於各大學巡迴擺放,98年起長期留在港大黃克競平台
新國殤之柱
製作年份:2009年
高度:60厘米
特色:以痛苦的人面作題材,悼念20年前被北京鎮壓犧牲的民運人士
擺放地方:擬在港府管轄的地方或各大學學生會
資料來源:雕塑家高志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