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囝囝唔使型 譚耀文拒吊吊Fing

為囝囝唔使型 譚耀文拒吊吊Fing

若「吊吊Fing」是年少輕狂,那今日的譚耀文一定不輕易爆粗!囝囝皓哲今年兩歲多,自囝囝出世後他就希望將工作重心轉回港,以便有更多時間湊仔。從前吊兒郎當的他,經過這兩年多的訓練,自信說若有朋友來他家攻打四方城,可同時兼顧湊小朋友而不手忙腳亂,還可玩得盡興呢。

記者:林佩婷
攝影:周旭文
場地提供:798unit&co(25060611)

自創理論唔Work

為了培養親子關係,譚耀文一有時間就陪囝囝看卡通、迪士尼英語光碟等,但原來最初他不信這些教育,自己研發了一套理論。「湊仔當然會付出愛心,但有時我幾個星期甚或幾個月出埠做嘢,返嚟佢唔認得我,完全無反應之餘,抱佢仲會係咁喊,要等媽咪同佢講好耐先識叫爸爸,嗰刻真係覺得有啲慘!」所以一有時間,譚耀文就用自己的一套理論去等囝囝接近自己。「好似我鍾意聽古典、黑人音樂、Rap等等,趁我放工佢差唔多瞓覺之前就衝入房同佢玩吓,聽吓Rap培養感情,點知囝囝好有天份仲玩到癲晒流晒汗,跟住又要冲多次凉,之後仲唔肯瞓覺,又要媽咪同工人姐姐出嚟幫手佢瞓,搞到第二朝眼袋好大,老婆自然唔鍾意,話小朋友從細要有正規培育,所以我最後都放棄咗!」

■囝囝出世一刻譚耀文說像神蹟。

■做媽咪後太太性格亦被磨平更和藹。

心軟父母

記得以前看過譚耀文的報道,指日後若囝囝出世,自己必定是個嚴父,但訪問之下,他卻說未到時候嚴。「開頭我成日唔喺香港,太太就叫我做好人角色,點知太太自己又好心軟,一見佢詐嬌就即刻軟晒!好似早排佢掉相機落地,我都有扮惡話佢,但如果七嘴八舌咁鬧佢唔啱,好易令小朋友無自信。歸根究柢,最大問題係自己放嘢唔小心,佢唔識咁掉咗又唔可以怪晒佢,反而最擔心佢撞親。」

■看到囝囝優點的同時,也會看到自己的缺點,所以兩父子可互相學習。

■無論做嘢幾忙,譚耀文每日至少抽15分鐘畀囝囝。

醫生遊戲見性格

兩位心軟父母,雖嚴格不起來,但亦從不過份縱容。譚耀文話最安慰是觀察到皓哲有善良的性格。「囝囝好鍾意我同佢玩睇醫生遊戲,佢有套扮醫生玩具,我哋又將啲公仔當病人,我做醫生。有時我會話Monster個肚腩太大,要切咗個肚仔,佢就會即刻話唔好,跟手搶走隻怪獸救佢。佢返學嗰陣先生都話佢性格善良,鍾意同同學分享唔自私。」

■譚耀文說對囝囝要求不高,只希望他做個開心活潑小朋友。

保持真我

無論單身前性格如何,做了父母後,性格或多或少都有改變。「囝囝出世後,我會以佢同家庭行先,要令自己變得更加穩重。好似我以前唔鍾意行街,但家好享受抱住個仔出街,唔會諗自己男人之家抱住個仔又或唔型唔瀟灑之類,因為抱住佢嗰刻,身貼身真係覺得好貼心。」但譚耀文還是有堅持,就是自由。「其實我都係近呢半年先真正Ready做爸爸,初時多咗個小朋友,突然多咗好多家庭聚會,自己本身唔係咁家庭嘅人,頭頭都覺得好攰,但唔參與時間過咗後就會覺可惜。為爭取個人空間,就會閃去圖書館或搵個地方靜吓。」但他說打死不離兩父子,會用寬宏角度去擴闊自己量度,盡量抽時間跟囝囝溝通,希望待他長大,依然可以跟他一起打打波聊聊天。

■最初返學喊足幾星期,後來講明放學後有麪包及曲奇食才就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