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也正名 - 邁克

必也正名 - 邁克

《愛與痛的嫁期》內地譯《蕾切爾的婚禮》,犯的正是冇得醫的「米歇爾」併發症:不把人名當人名,砌生豬肉一樣砌成一堆既沒有色彩、發音也似是而非的四不像。不要說我雞蛋裏挑骨頭,無中生有強人所難:同樣是Rachel,怎麼在張愛玲筆尖溜出來就變作千嬌百媚的「蕊秋」呢?
不知道你察不察覺,《小團圓》那批走馬燈般團團轉的人物,有一半用的是翻譯成中文的洋名字。張在〈必也正名乎〉曾經就洋名發表意見,「他們永遠跳不出喬治,瑪麗,伊麗莎白的圈子」,說得雖然中肯,但這些千篇一律的安妮約翰於方塊字園地生根,綻開的花卻多姿多采,只要譯者一時慈悲,可能性無可限量──平板的「喬治」在《第一爐香》便連名帶姓成了俏艷的「喬琪喬」,真是天下無難事,只怕有心人。
蕊秋的丈夫叫乃德,「是愛德華的暱稱,比『愛德』『愛迪』古色古香些」,我猜應該是Ned。乃德的妹妹楚娣比較費思量,不知會不會是Trudie或者Tootie──《相逢在聖路易》裏茱迪嘉蘭的小妹妹叫Tootie,Trudie則是Gertrude的暱稱。女主角九莉可想是Julie,他弟弟九林大概是Julian。女同學幾乎全部一眼看穿,比比是Bibi,賽梨是Shirley,婀墜是Adele,茹璧是Ruby,劍妮是Jenny,安姬是Angie,卡婷卡是Katinka,娜拉是Nara或者Laura,黛芙妮是Daphnie,柔絲是Rose。把它們還原後,頭兩章其實不那麼眼花繚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