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真迹「袞雪」上海展出

曹操真迹「袞雪」上海展出

三國時期的曹操在書法上也有獨到之處?大家如想一睹曹操書法真迹,就不容錯過正在上海舉行的《大三國志展》。
曾在日本引起轟動的《大三國志展》,昨日首次回歸中國,在上海舉行。三國時代的曹操除了武功政績之外,其詩文在歷史上同樣有着獨特地位。遺憾的是,他真迹存世極少,墨寶更是難得一見。這次展覽中,原藏於漢中博物館的曹操手書「袞雪」隸書,是至今發現的唯一一件經考證的曹操親筆書法,吸引了不少三國迷和書法家們欣賞。

征張魯見河水景象題字

「袞雪」兩字是建安二十年(即215年),曹操西征張魯到漢中,經過棧道咽喉石門(今陜西褒城)時,看到河中景象所書,字刻於河水礁石上。「袞雪」二字似乎讓觀者看到了長江水流不息、波濤有如飛瀑滾雪的壯觀場面。據悉,當時曹操身邊有人問他為何略去「滾」字的三點水,他回答說:「江中之水甚矣,何須畫蛇添足?」有書法家品評「雪」字安逸靜謐,「袞」字一捺挑起浪花,形神兼具。《大三國志展》去年在日本七個地區展出,總參觀人數突破百萬人次,創中國文物展覽在日展出的紀錄,在日本掀起新一輪三國熱。
中新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