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弟6、7歲已跟老竇入花墟睇波,狂迷精工至床頭放滿他們的冠軍海報;可悲是現時業餘的管理完全不合世界步伐,打假波及昔日球星潦倒的新聞只會不斷傳出,教人欷歔。
多得七、八十年代,香港有精工班主黃創山,令我在o靚仔時代,已能同一大班同學,咬冰凍菠蘿買5蚊學生票,成班坐喺大鐘底,欣賞名氣極盛的荷蘭前國腳(加賀夫、穆倫、迪莊及韋伯等)、當打高大、戰意一流的英格蘭聯賽甲乙組外援(如現今卡迪夫城領隊、當年司職中堅譯鍾士、東尼摩利及邦迪),配合「大頭仔」胡國雄,以超豪巨型班長期力壓南華,及親眼同數萬球迷見證韋伯如何玩弄小保加的馬勒當拿,拍爛手掌。你有你聽林尚義,我更愛聽何鑑江兄弟,更欣賞已停刊的《香港時報》筆名穿山甲的甲叔,洋洋2,000字去評論一場港甲,自此對足球深愛不已,更有幸仿效前人,揸筆爬格子直至現在打鍵盤……
港甲令人痛心
職業球員只得數千元人工,有蠱惑波絕不出奇,那位總監堅稱不懂賭波也太天真。球會管理殘缺,老細背景神秘,球員人來人往,參與非法賭波的注碼遠高於球員人工,又如何令球員專心作賽;10年前年薪達百萬元的一線華將,不擅理財爛賭成性,人工每下愈況,落得仰藥自殺,這樣的本地波,怎不教人痛心疾首,時代進步,但有些人與事,如同黑膠唱片一樣,只能懷緬,淘汰是早晚事情。
蘋果波神
(周一)蘋果波神‧(周二)吾中/青蛙仔‧(周三)法比奧‧(周四)藍鑽石‧(周五)牽牛/畢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