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電台第五台及社會服務聯會合辦節目「生活存關愛」,並與本報合作此欄,為讀者介紹社會福利的理念及提供相關資訊,讓市民有需要時可積極求助。節目逢星期二晚7:30pm-8:00pm於港台第五台播出。網頁:http://www.rthk.org.hk/rthk/radio5/lifeislove/(直播及重溫)
經濟不景,企業開源節流本屬無可厚非,但作為有社會責任的企業,不能冷漠地執行這些永不受歡迎的措施,而要顧及員工的情緒和提供適當支援。
臨床心理學家馮嘉妍指,員工接到裁員通知,許多時候都會自責,或將所有責任歸咎於上司或其他同事,如不及時處理,後果可能很嚴重。有些企業會與專業機構合作,為管理層提供訓練,包括教授說話和應付員工情緒轉變的技巧,有需要時派遣輔導員協助處理。
坦誠溝通最有效
香港基督教服務處僱員發展服務總經理張錦紅指,雖然輔導服務能疏導員工情緒,但最有效的方法莫過於僱主和員工能坦誠溝通,讓員工了解公司的處境,共同商議節流方法。只要僱主真心為員工着想,並就節流措施訂定期限,員工一般都願意接受減薪或放無薪假期,共度時艱,到最後關頭才考慮裁員。此外,公司也須照顧留職同事,甚至參與裁員行動的管理層,因有份「操刀」的管理層也承受很大的心理壓力。事實上,不少中、高層員工曾向輔導熱線尋求情緒支援。